两人没再讨论下去,各自带着疑惑回去了原处。
心里怀了这样的疑虑,又在班门古建这样的地方,接下来许问对钟楼各个细节的观察更仔细了一点,想要再找一些痕迹出来。
但这事可遇不可求,他有意去找,反而什么也没找到,倒是探古的进度又往前推进了不少。
下午近五点的时候,他已经总共提交了七十五项探古的技术,全部鉴定审核通过,而现在,他还没有离开钟楼,还有十三座古宅没去呢!
其实活动的组织者也知道十五座古宅的技术总数肯定不止七十五项,但是一来,这种活动总是要设立一个目标的,二来术有专精,一人一生精通一个门类已经很了不起了,两三个门类的罕之又罕。
而许问,登记在资料上的只有三项,但其实又对其他四五个门类也有涉猎,据顾问团猜测,他所会的可能不止于此,可能涉及了所有的十个门类!
这样,就算不可能门门都达到精通的地步,也是很惊人了……
他才二十五岁,说得夸张一点,连普通工匠“年富力强”的年龄还没有达到呢。
他们不知道,许问身边还有一个连天青,那是真正全门类精通的人物。不过连天青只是稍微插了一下手,他指出的技术,全部都是许问确实能会,也是由他本人提炼总结出来的。
当然,许问能对这么多门技术“略知皮毛”,也还是跟他建设逢春城有关。
建一座城涉及到的事务之繁杂,普通人是难以想象的。许问当然不需要事事都会,但很多东西他还是必须要先了解了,才能做出更好的安排。
而此时的逢春城,所有参加流觞会的大师全部赶到了。能接到流觞会的邀请函,他们的实力地位不言而喻。
可以说,大周最精粹的工匠力量都聚集到了这里。
许问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本身也在竭尽全力地学习着。能在平镇有这样的表现,当然也是他这一段时间学习成果的体现。
非常奇妙的,通过许问,另一个世界大师们的所知所学流动到了这里,被另一些大师了解、思考、学习。
一些失落的东西,在此处再次出现,只是它是会焕发新生,还是会在短暂的出现后再次消失,是现在谁也不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