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没特色,不太好用,最麻烦的是不好运输。我们现在出货主要走两条路子,一个是批发,有一些固定的商家对点。还有一个是零售,主要网购。咱们的竹产品没啥特色,远途运输邮费还贵,连图新鲜买的都越来越少。”卢定摇了摇头,道,“不瞒你们说,你们来之前,我正打算把这项目砍掉呢。”
他说的确实是实话。
竹制产品的可替代性很强,其他的木头啊藤啊皮啊,还有现代的金属塑料什么的,可以用来代替它作用的产品非常多。
而且,江南一带文化底蕴丰厚,地处繁华,交通便利,那里的竹制品也非常多,完全可以满足买家并不丰厚的需求。
相比之下,山阴村位于西南,先天就受到很大限制,产品再没特色的,确实是会没有销路。
许问起身,走到竹棚旁边,拿起一个竹篮细看。
客观来说,编得挺好的,竹篾处理得细致,编织手法也很精细,是一件非常优秀的产品。
但问题就跟卢定说的一样,没特色,不新鲜。
无论是样式还是花样,都是最常见的那种,许问甚至在江南和帝都的很多地方都看到过类似的。
“所以你想学流金席的这种编法?”许问点了点头,随手在旁边拿起一扎竹篾,走了过来。
“对!别的不说,防水的竹器,这就是一个上好的噱头!我不是说产品只能有噱头,但噱头这种东西,就是最好的宣传点。再来一个,从千年文物身上恢复的古代技艺什么的,照这个路子再添油加醋一下,不是也妙极?”卢定兴奋地从躺椅上直起身子,向许问比手划脚。
不愧是山阴村的致富带头人,他的确还是有很多想法的。
然后他一低头,就看见许问从身边的背包里拿出了工具,抽出一根竹篾,开始处理。
他的动作非常的轻松随意,好像就是闲着没事干,随便忙活一下,结果就这么简单而基础的动作,就让卢定的声音停住了。
许问拿过来的那一捆竹篾是卢定之前处理过的成品,可以用来直接编东西的——是的,他家用来卖的竹制产品全部都是他亲手编的,为此,他跟村里擅长这个的老人学了很长时间,自己又练了很久。
他向来有个观点,拿出去卖的东西,产品质量一定要好,这样才能打开口碑,细水长流地留住长线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