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心中暗笑,张知州能力如何,大伙尚且不清楚,但是死要面子的脾性,还是能揣摩出一二来的。不过听了首豪放激情的词曲,张方平的兴致倒是高了几分,与席间诸人相互敬酒,多了几分和谐气氛。
宴散,张方平也没有着急乘轿回衙,而是趁着有些酒兴,说是要步行回去。
从此处返回城中,才半个时辰而已,官吏士绅却是不急,难得张方平有此兴致,当然在旁作陪,不时指点着杭州的著名建筑、景观,讲述其中的典故,希望在张方平心中留下一些印象,以增加他对杭州的认同。
“这边是金沙港,那边是孤山,旁边突起的是阮公墩,再远一些是湖心岛……”行走于杨柳成荫,郁郁葱葱的长堤上,顾可知滔滔不绝的介绍西湖景观。
走了几百步,欣赏西湖美景,还有堤上碧翠树荫,张方平突然反应过来:“等等,这条长堤是怎么回事?若是本官记忆没错的话,西湖之内,好像没有此堤吧。”
顾可知语塞,心中叫苦,糊涂啊,怎么为了贪图方便,居然从此路回城。
接以顾可知求助似的目光,旁人纷纷低头,装做没有看到,废话,类似这种敏感话题,大家恐怕避之不及呢,谁会笨到接下话茬。
片刻,还是楚质心有不忍,开口说道:“是这年前范公主持修筑的,此堤可以连贯西湖东西方向,大大方便了路人出行,而且当时……”
“为了节省几步脚力,却如此劳民伤财,真是……”似乎不想听楚质继续解释,张方平口中轻飘飘的落下一句,快步前行。
长堤修成之时,按照楚质的建议,从郊外山林中移植了许多树种过来,经过几月的休养,诸多树木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特别是在春光雨水的滋润下,重新恢复了生机,枝叶繁茂,绿树成荫,景色秀美,渐渐成为杭州一景,深得百姓赞颂。
第三百九十章 用意
本来按照众人的猜测,听到这长堤是范仲淹修筑,那张方平心中不爽,肯定不愿久留,匆匆离去,没想他却悠悠闲步,每遇亭台石桥,或者望见湖中景色脱下,就驻足欣赏,表现得有些反常。
走了许久,就差几步回到岸上时,却见张方平回身说道:“楚知县,本官怎么听人说,修筑这条长堤是出自你的主意?”
怎么感觉这位知州特别关注自己,楚质心中有一些迷惑,连忙上前说道:“下官只是提议而已,真正落实修建的却是……”
“很好。”开口打断,张方平笑道:“可谓巧思,值得称赞。”
识趣不提范仲淹,楚质谦虚道:“知州过奖,下官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