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页

大明地师[校对版] 齐橙 1996 字 2023-03-16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王阁老,咱们大明需要更多的实干家啊。”苏昊说道。

王锡爵点点头:“改之所言甚是,不过,我大明开朝200余年,很多事也是积重难返。要想让朝臣一下子接受改之的观念,只怕是很不容易啊。”

苏昊微微一笑,道:“这一点,学生已经领教过了。要改变人的观念,比改变一条河流的走向还难啊。”

王锡爵道:“改之知道这一点就好,对了,老夫有一事相求。”

苏昊道:“王阁老有事尽管吩咐。”

王锡爵道:“改之今日所说之事,可否写成一个文本送给老夫?老夫欲说服朝臣,又恐领悟不到改之所言的真谛。若是有改之亲手所撰的文本,老夫就可以照本宣科了。”

苏昊郑重地答道:“学生遵命。”

第209章 何为轻重

苏昊花了几天时间,撰写了一份策论,提交给王锡爵。在这份策论中,苏昊全面阐述了自己关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的思路,从总体构想到具体的实施步骤,应有尽有,堪称是一份全面的治国纲要。

苏昊并不是什么经济学家,他这份策论基本上是模仿了后世中国的各个五年计划,其中对于这些五年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择其精华,弃其糟粕。后人的治国理念与前人相比,总是有许多进步之处的,苏昊把400年后的经验拿到当前来推广,明显就占有了知识上的优势。

在这份策论中,苏昊还介绍了许多工农业方面的技术,提出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增产增收。这些技术,有些是苏昊曾在丰城应用过的,有些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应用的,现在希望能够借助于一个更大的平台来加以实施。

王锡爵拿到这份策论之后,熬夜看了一个通宵,越看越是兴奋。第二天一早,他拿着策论来到了文渊阁,将其呈送到内阁首辅申时行的面前。

“汝默,你看看这个,很有见地的一份策论。”王锡爵喊着申时行的字,对他说道。

在内阁中,王锡爵与申时行的关系很是亲密,这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二人是同一年考中的进士,而且申时行是状元,王锡爵是榜眼,颇有些惺惺相惜的意思。在平常处理政务时,申时行性格稳重,王锡爵作风硬朗,一柔一刚,搭配起来也是十分默契的。

申时行接过这份厚厚的策论,翻开看了几页,不由微微皱起眉头,问道:“符驭,这是何人所写,怎敢如此妄议朝政?”

王锡爵道:“汝默所言差矣,以在下看来,这不是妄议朝政,而是大胆建言,其中有些想法,颇有一些独到之处,在下读来也觉得受益良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