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页

苏油躬身道:“先生苦心孤诣,小子由衷敬佩。”

范先生说道:“我还是到了眉山才想明白,互利二字,方为经略西南之道,这还是受了你的启发。中午我和大将军打的哑谜,你可琢磨透了?”

苏油问道:“是阿囤烈哥哥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范先生点头:“对,说说看。”

苏油说道:“商道已通,接下来自然就是巩固,想来阿囤烈哥哥要做的,就是清剿商路上的盗匪吧。”

范先生微笑道:“当真是聪明。说说看,要是你,当如何行事?”

苏油说道:“二林部周围势力,我不太清楚,想来有范先生主政,已经是谋定而后动,加上二林部兵卒悍勇,武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我只想问一点,要是清剿的话,进军线路如何?”

范先生说道:“二林部在北,自然是由北向南,步步推进,直至建昌府。如此粮草,进退,都宽绰裕如。”

苏油拱手道:“信息太少,难以定断,不过以我所知来看,先生,我建议相反。”

范先生“哦?”了一声:“如何相反?”

苏油说道:“先生怕是已经思虑这个问题很久了,因此陷入了定势。其实我们这次从大理过来,结识了高相爷和小衙内,情形又当有变。”

“如果由北向南,会有一个问题——盗匪们或许会被我们赶入大理。待我们回军,他们又回来死灰复燃,这个问题怎么解决?难道二林部还敢驱兵入大理不成?”

“自古以来,官匪勾结,养寇自重也不少见,设或途中盗匪与建昌府守军有关,到时候反说二林部挑起边衅,以大宋朝堂诸公的德性,会如何处置?”

范先生不由得开始拿手指轻敲桌面,思索起来。

苏油继续说道:“如今小高相公已经入宋,我建议是按兵不动,再忍耐数月。”

“然后和小高相公言明我们所图,让他前往建昌府,领军从南向北进剿,至少做到严防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