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页

这刘保衡就是一名通过扑买承包到京师某个酒场的富商。不知道是因为投标时标价过高,还是对酒场经营不善,结果亏了大本,欠下政府一千多贯钱。

刘保衡被官府追债——这是计司的业务——只好卖掉祖业,一处京中的宅院来偿还欠款。

汴京内城难得有宅院发售,因此那里一放盘,马上就有人买下来。

告状的老太太,是刘保衡的姑姑;所控告一事,正是刘保衡卖掉祖业还债一事。

开封府调阅了档案,这姓刘的卖掉的是他自己的物业,没什么不对啊。

刘氏姑姑向法官提供了一个对刘保衡不利的证据:“保衡非刘氏子。”

要是这样的话,刘保衡真没有权利卖掉刘家的祖业。

开封府再次派吏员调查,证实刘氏姑姑所言非虚,刘保衡乃族子。

于是,法官按律判处:取消刘保衡鬻卖刘家祖业的交易,刘保衡将钱款退还买方,买方将物业退还刘家。结案。

等等,开封府一名法官发现,这处宅院的买家,竟然是三司使张方平。

老张在益州滋润了几年,手里也有了不少钱,就准备在京城买套房子。

恰好刘保衡不得不卖房还债,这事情又是计司正管,老张便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掏钱买了下来。

权御史中丞包拯上书劾奏张方平——身为三司的行政长官,现在刘保衡卖房还债,恰好又是你张方平将房子买下来,那谁知道在交易的过程中有没有存在不正当的利益输送,或者有单方面恃势压价的不公正行为呢?

随后,御史台的言官都纷纷要求处分张方平。

官家应御史台的要求,下诏罢免了张方平的三司使之职,外放到陈州。

四川如今成了大宋经济特区,从益州出来的官员,一般都会被贴上个“懂经济”的标签,于是官家任命接替赵捀陕唤欤崭栈乩吹囊嬷葜菟纹罱尤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