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如今已经洗刷了取士不公的名声,三年下来,天下第一榜的威力已经开始显现,文风大变,舆论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嘉佑四年的贡试,出了件新鲜事儿。
嘉佑二年,大小苏同中的那一科,欧阳修看到一份试卷,开头写道:“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
老欧阳一看便道:“瞧着别扭得紧,这一定是太学刘几的文章。”
于是就着韵脚,续写了一句:“秀才剌,试官刷!”
剌通辣,意为乖张,让人不舒服。
后来开封一看,果然是刘几。
刘几也当然知道自己为什么落第。长笑一声:“状元给我留着,待我明科来取!”
回到铅山老家后,刘几在清风峡结庐苦读,并一改以往高谈阔论不务实际的毛病,彻底告别了太学体文风,开始关切国事,体察疾苦,并他在清风峡的崖石上大书“魁星状元”四个大字以激励自己。
结果今科又是欧阳修受命任御试考官,他知道刘几和一些痛批过的太学生又来考试了,于是在考前就放出风声:“除恶务尽,今必痛斥轻薄子,以除文章之害。”
结果在阅卷时,欧阳修居然看不到一篇文章是太学体的,嗅不到一丝太学体的气息,老欧阳不由得纳闷:“难道这些太学生们都没来参加考试?”
崇政殿试,以《尧舜性仁论》为题,有一篇文章中写道:“静而延年,独高五帝之寿;动而有勇,形为四凶之诛。”
欧阳修拍案叫好,擢为第一,并向官家推荐为状元。
官家看后,也点头称道。启封后,为刘辉所作。
有人告诉欧阳修,“刘辉者,刘几之易名也。”
老欧阳不由得瞠目结舌,转而赞许:“此文辞善道明,实为难得。咱们只看文章不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