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苏油第二次拒绝赏赐了,赵祯有点郁闷:“这回又是为何?”
苏油躬身正色:“陛下,小臣的诗,凑巧用了与诸臣工不同的字眼是吧?”
赵祯乐了:“倒是聪明,大家都用的‘徘徊’二字,独你不同。”
苏油说道:“那这只是一个因缘际会的巧合,并不是小臣的诗品,比诸位大臣为高。”
“此次高会,本为两制以上官员而设,因此以玉如意为赏赐,乃是恰当的恩典。”
“然而用来赐小臣,就过显恩隆了,臣也不愿意因文字得此幸授。”
“陛下你放心,你的赏赐,臣定以事功来取,不在这一时,也不在这‘徐徊’二字。”
“诸位大臣,皆和陪‘徘徊’,这说明大家志虑相近,思怀统一。此乃朝中清睦和宁之相。小臣为陛下贺,为朝局贺。至于奖品,不敢领受。”
“列位,如何?”赵祯看了看近臣,心里其实有些小得意,苏探花是我力排众议选拔出来的。
应对如此得体,太有面子了!
司马光已经知道辽人去胄案时苏油的一番做作是为什么,如今对他的应对也非常满意,乐呵呵地说道:“苏探花既有此志,陛下应当成全。这样也绝了一些臣僚幸进的心思。”
欧阳修也拈须微笑:“小苏年岁虽然不高,但是深得谦谨之道,颇有晏相公当年的风范。”
王安石说道:“以事功进取,这般想法,方为为臣正道。”
韩琦笑道:“听闻胄案如今气象一新,诸多举措。想来获取功赏,为时也已不远了。陛下,不妨暂且从之吧。”
赵祯将诗递给侍从:“那就如小苏探花所愿,不加恩赏。不过这诗,还让诸班演奏起来。”
伶官笑吟吟地双手接过:“谨遵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