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4页

而苏油则提出,人的智识和经验,本身就是随着学习和资历的增长,在不断的变化提升当中。

以前看不到的问题,不一定到了现在还看不到。

如果明知道以前因见识局限犯下了错误,到了如今眼界开阔之后还要盲目的坚持,那才真不是智者所为。

两人相持不下,最后苏油奇峰突出地问了蔡确一个问题,那蔡参政你觉得,一个五斤的铁球,和一个十斤的铁球,从汴京码头钟楼上丢下来,是哪个先着地呢?

蔡确说当然重的先着地,这个还用得着问吗?

然后苏油说参政你错了,应该同时落地才对。

赵顼看着苏油开始在胡说八道,赶紧出声阻止。

结果苏油给大家上了一堂物理课,说要是不信,那就通过实践验证呗。

此论彻底勾起了赵顼的好奇之心,于是驾幸州桥码头,亲自见证。

奇迹诞生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蔡确和王珪还担心苏油作弊,两人亲自操作,几次下来,结果都证明苏油才是对的。

于是苏油对蔡确拱手:如果到了现在,蔡参政改变了自己之前的主张,那是不是也算为人摇摆,附会于我呢?

或者,还是要一直坚持轻的铁球才会先落地的理论?

蔡确哑口无言,赵顼哈哈大笑,同意了苏油的请求,保住了沈括翰林学士,知制诰的行政级别,让他提举兴洛仓。

各方报纸将这件事情大加报道。

乌台诗案后,沈括因为最早收集大苏诗词勾画言语的事情,颇招士林非议,认为要不是他当这个始作俑者,大苏还不至于被坑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