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元丰改制的第二个大步骤。
第一次是以中书令、侍中、同平章事为开府仪同三司。
左、右仆射为特进。
吏部尚书为金紫光禄大夫,
五曹尚书为银青光禄大夫,
左、右丞为光禄大夫。
这一次,一路向下到了承务郎,将朝官全部涵盖了进去。
同时增加更多规定。
开府仪同三司至通议大夫以上,属于高官,免磨勘。
待制以上,六年迁两官,至大中大夫止;
承务郎以上,四年迁一官,至朝议大夫止,候朝议大夫有阙,次补。
丙子,赵顼再次下诏:“见任宰相、使相,食邑实封通及万户;前任宰相,食邑及万户,并封国公。宗室如旧例。”
同时,除三公、三司外,其余检校官并散阶并罢。
所有宗室及武臣,正任至内常侍以上者,内臣供奉官以下,选人、伎术官、将校、中书枢密院主事以下,及诸司吏人,所授敕留官衙校等阶、检校官诸职及宪衔,并罢。
文式散阶,除化外人依旧除授外,其余并罢。
辛巳,大享明堂,以英宗配。
乙酉,诏即景灵宫作十一殿,以时王礼祀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