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众人都是心头一震,躬身道:“谨遵太后懿旨!”
经略司正听嵬名谟铎小心地问道:“那陛下那里……”
梁太后沉吟了半晌,苦笑道:“吉多大师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法灯泰钦禅师少时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
“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众无以对。”
“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
“所以陛下这个铃铛啊,只得哀家去解……”
观庆寺的高塔之上,田遇来回用瞄准镜观瞄着梁太后和秉常,嘴里嘀咕:“这戏法,如何变的……”
听闻宋军兵临城下,秉常的疯病,竟然一下子全好了。
如今的秉常和梁太后,就坐在木寨的院子里,不过母子二人之间的气氛,比兴庆府隆冬的天气还要冰冷。
“宋人还真是一剂良药。”梁太后看着秉常,冷冷地笑道:“之前不是说皇帝失心了吗?如今宋人兵临城下,看来竟然大好了?”
秉常正襟危坐,语气冰冷:“儿子失心不失心,还不是母后一言可决?儿臣奇怪的是,太后今日不料理国事了?怎么还有闲暇,来失心之人这里看望?”
“值得吗?”梁太后眼中似乎要伸出钩子:“因为皇帝的一封信,引来宋人相攻,如今河西隔断,河套沦陷,五十万大军一朝覆没,名将良臣,舍身殉国,江山基业,一蹶不振。”
“宋军已然三面临城,兴庆府危在旦夕,这,就是皇帝想要的结果?”
秉常垂下了眼帘,一言不发。
“永能、格嵬、令通、持多哩、逢恩,已经殉国。乙逋如今下落不明,追英一介女流,尚且领军在外。”
“梁氏一门战死沙场,或被宋人虏获者,已逾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