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河东官场,路一级长官几乎尽数落马,被掀了个底朝天,甚至几个前任,都被追究连带责任。
按道理说毕仲游、刘正夫、吕陶应当遇到绝大阻力才对,然而事情就是这么鬼,如此大事,竟然给三个小官办得天衣无缝,证据扎实,毫无瑕疵。
这里边韩家的势力起了绝定性的作用。
真定韩氏从韩亿开始发达,娶了王旦女儿,做到参知政事。
韩亿八个儿子,个个高中进士,其中三子韩绛和第六子韩缜做过宰相,五子韩维才从副相位置上退下来。
韩家孙辈入朝为官的,也多达二十来人,可以说真定韩氏在河北四路的影响力,一点不亚于相州韩氏。
大宋官员迎来送往有专门款项,叫“公使钱”,过用公使钱,纵然还在官员的职权范围之内,都要遭到御史的疯狂弹劾。
元丰改制之后,赵顼给大宋官吏们普调了工资,而相应的,对于“犯赃”的官吏,御史们就有了更加充足的弹劾理由,几乎是“零容忍”。
大宋对贪污一罪处罚极重,而且贪污犯在士林的名声可谓极臭。
因为大宋对于官吏“犯赃”,有一项极度可耻的刑法——黥刺。
所谓的“刑不上大夫”,其实从狭义来讲,就是争的这一条。
对于酷爱面子的士大夫来说,这是一项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甚至超过杀头的处罚。
而被黥刺过的官吏,整个家族基本就算是被士林除名,“社会性死亡”了。
三人的罪行震惊了朝野,高滔滔愤怒到了极点,吕公著恳请苏油出面游说高滔滔,哪怕将三人改成斩绞都好,黥刺之刑,太可耻了。
苏油却将《士德论》《再论士德》两篇文章搬了出来,认为从两人从对国库伸手那一刻起,就已经说不上是士大夫了。
就算可耻,那也是他们自取其辱,而且如果以叛国投敌罪论,怕两人免不了一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