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力也很强,如今极大地削弱了漕运的功能,漕粮少了一多半,相应的也就减少了漕运腐败的“分母”。
大宋路级转运司的官员廉洁程度还算不错的,主要是州县胥吏贪腐较严重。
不过收拾起这帮子来,压力就轻多了,先帝改制发给了你们俸禄,如果还要伸手,黥刺流配,正为汝等而设!
加上州县检察司直接对上级检察司负责,俸禄朝廷发放,不再仰州县主官鼻息,越发有力。
如今每州还给检察司配发了七百人的警备力量,检察司已经完全具备了独立监督官吏,压制地方豪强的能力。
大宋吏治一清,筹备到位,元祐三年,将是苏油大展宏图的一年。
春,正月,庚戌,从侍讲范祖禹言,复置广惠仓。
广惠仓,顾名思义,就是备灾仓储。
《通典·职官十五》:“大唐县有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之差。”自注:“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其余则以户口多少、资地美恶为差。”
《唐会要》卷七十:“量户口定州县等第,例《武德令》:至开元十八年三月七日,以六千户以上为上县,三千户以上为中县,不满三千户为中下县。
其赤、畿、望、紧等县,不限户数,并为上县。
去京五百里内,并缘边州县,户五千以上亦为上县,二千以上为中县,一千以上为下县。”
宋承唐制,但是这个标准,对元佑年的大宋明显过低,乘以三,差不多是实情。
熙宁以前,天下分路二十六,京府四,府三十,州二百五十四,监六十三,县一千二百三十四。
到了元祐,不算新宋,东胜两洲,大宋多了南海四路,宁夏四路,河湟两路,西域一都护府,青唐一都护府,以及内地荆湖两路大开发,版图增扩到三十六路,三百二十五州,一千七百四十六县。
苏油根据统计,与户部商量之后,要求大宋上县常平仓,需备粮二十万石,广惠仓五万石;中县,常平仓备粮八万石,广惠仓两万石;下县,常平仓备粮四万石,广惠仓一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