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4页

苏厨[校对版] 二子从周 1123 字 2023-03-17

“你们知道徐州铁冶如今的产能吗?有了淮南煤的支持,日产五十吨,邯郸一年的产出,不过徐州十日!”

“邯郸相比徐州更具优势,煤铁均在一地,朝廷要大开邯郸铁冶,必定要倚仗地方贤达,两位,这就是机会。”

一番话说得俩老头心里边噗通乱跳,当年邯郸年产一千万斤铁料的时候,那可是河北独一份的大铁监,后来河北凋敝,这生意就落下来了。

如今朝廷锐意振兴河北,俩老头想着能将铁冶恢复到祖上年出千万斤就算是光宗耀祖花用不完,现在苏使相告诉他们,以前祖上给积累下十万贯家产的大生意,现在不过是人家徐州十天天的零头!

一年多少个十天天来着?三十六个,那就是三百六十万贯的产业?

听说使相从来不亏商贾,陈五常眨眼就算得明明白白,拱手道:“老夫愿襄助明公大业。”

煤铁不分家,李茹盛也只好拱手:“唯明公马首是瞻。”

苏油说道:“不是这个意思,最终方案,总得让各方满意,先说说产业吧。”

李茹盛说道:“那老夫先说吧,邯郸自古产铁,《国语·齐语》记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试诸壤土。便已经有了铜铁之别。”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范宣子以铁铸刑鼎。”

“邯郸自古商业兴盛,吕不韦以此富豪。”

“战国邯郸、宛城、临淄、下都,都是北方铁冶大城,郭纵、卓氏之流,经营铁冶,比富王侯。”

“其故城,就在今日的武安,这个地名,也与兵器制造相关。”

“汉书张汤传有云,赵国以冶铸为业,王数讼铁事官。”

“隋书地理志云,磁山产铁、磁,能引针不坠。”

“自唐至我朝初年,邯郸也有‘铁冶都’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