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6页

其三曰:“苏轼文章,为时所宗,忠义许国,遇事敢言,岂可使之久去朝廷!”

其四曰:“赵君锡孝行,书于《英宗实录》,辅导人君,宜莫如孝;给事中郑穆,馆阁耆儒,操守纯正;中书舍人郑雍,谨静端洁,言行不妄。此三人者,皆宜置左右,备讲读之职。”

高滔滔下诏垂问老臣们的意思,韩维、苏颂坚辞,苏轼那是才到任半年不可能,剩下的几人倒是领命,不过如郑雍之流,却是徐邸官。

赵煦的演技已经锤炼出来了,倒是一视同仁,几人讲学的时候,也渐渐开始阐述自己的见解,参与讨论,每每还很有道理,颇受群臣褒扬。

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田字

壬申,工部尚书沈括,以龙图阁学士出知太原。

奶不动的沈括,才半年就又从中枢灰溜溜地再次来到了河北,四路都转运变成了一路单转运,官职不升反降。

癸未,苏油在河北四路掀起学习运动,要求政、军、检、工矿各单位,学廉政,学职事,学法律,学技术,学文化。

都巡检司的检察职能到此正式运转起来,结果此风在河北没刮到人,反而吹到了京东西路。

壬申,京东西路折冲司,弹劾郓州知州蒲宗孟。

蒲宗孟的仕途本来应该是一片光明的,此人善于读书,学问也是很高,还在家乡建了一座“清风楼”,用于藏书。

经常告诫子弟:“寒可无衣,饥可无食,书不可一日无。”

他的妹妹还是周敦颐之妻。

入京后,老蒲也做到了翰林学士,尚书左丞。

但是此人“趣尚严整而性侈汰”,家室豪富就可劲造,才一年便被御史论其荒于酒色,缮治府舍过制,罢知汝州。

一年之后到了郓州,脾气依旧不改,每天家中要杀十头羊,十口猪,要用掉三百根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