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之所以希望193年北伐,也是不想看到关中百姓遭到194年的连番灾异、而头顶上还是李傕郭汜这种暴君统治。
194年关中春天就大地震,还震了几次,后面大旱灾大蝗灾,关中人口持续五年的疯狂锐减,就是从那一年开始的。《后汉书》和《三国志》上都写了不少,主要是强调汉献帝的朝廷就是因为地震蝗旱三重打击实在扛不住了,长安一石米五万钱,才导致的次年195年东迁想回雒阳。
而历史上一直到唐朝唐玄宗的时候,中国的普通百姓都认为蝗虫是天降神虫,是天意示警人君的灾异,是不能打也不能吃的,抗击蝗灾也更消极。《唐书》明确写了玄宗时候的宰相姚崇力荐抗击蝗灾,破除迷信,才改变了这一传统。(野史故事上还记载了姚崇劝李隆基当众吃油炸蝗虫,但正史没写,可能是文学美化修饰的结果)
所以汉末肯定是没有人来破除这个迷信了。
这个时代没有姚崇,到时候就让李素来干吧,反正他本来就写了《驳灾异论》,全天下就属他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蝗灾也是上天对人君失德的警告”驳斥得最彻底,这种事儿舍我其谁。
就先从吃蚕蛹开始破除迷信做铺垫吧。
吃完炸蚕蛹后,李素又尝了尝蚕蛹喂养出来的汽锅鸡。那黄澄澄油亮亮的鸡汤,虽然一看就知道胆固醇爆表,但闻着就真是香啊。
“滋溜~哈~”李素反复吹凉后吸了一口,长长叹息了一声。
不错,有内味儿了。
第337章 教坏百姓李伯雅
龙泉山最宽阔的地方,东西四十余里,窄的地方也有二十里,南北更是达到四百里,包裹住成都平原的东侧。
西边的青城山要高峻得多,纵深也大得多,但汉末便于开发的平缓坡地,纵深也就跟龙泉山差不多。
李素在短短数日之内,从南安到成都,从都安到绵竹,几乎把成都平原周边一圈的名山都游山玩水遍了,也深入民间切身感受到了那如火如荼的勃勃生机。
被砍秃了的龙泉山,至少被额外改种和嫁接上了一千万汉亩的桑树(折现代三百多万亩),青城山那边规模也差不多,连原本闲着没事做的小孩子都开始学习采树叶养蚕了。
好多大户人家都学会了在桑林里养鸡驱除病虫害,还拿卖丝后剩下的蚕蛹补充饲料,一时成都周边民间养鸡业至少比往年繁盛了数倍。还是李素关照诸葛瑾,要注意向百姓宣传蚕茧可以直接火烤者干吃,才减少了一些浪费。
当然要彻底把蚕蛹都拿来给人食用也是不可能的。首先是鸡必须得养,否则桑树的病虫害搞不定,其次蚕蛹烤干了保质期也不久,人吃不完只能尝个鲜,放久了不新鲜的那部分还是得喂鸡,否则会吃坏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