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这样的观望派继续保持沉默。

至于郭图,虽然一开始是跟着逢纪、许攸一样的态度,但他更多是察言观色揣摩上意,看领导希望听到哪一派他就顺着说哪一派。所以看到袁绍本人表情和颜悦色起来之后,郭图立刻又改口夸赞起袁绍的忠君来,积极充当让袁绍张义和睦的润滑剂。

从这个角度来说,郭图倒也有点作用,要是袁绍手下都是田丰那样懒得跟人解释的孤傲之人,袁绍哪怕想掉头,都没人给他台阶下。

可不,郭图开口之后短短几句话,张义也变得神色没那么悲壮了,似乎真心实意感受到了袁绍对朝廷的尊重。

张义嘉许了几句之后,连忙宣布自己带来的封赏:“袁将军,陛下已经定论了,凡是董卓挟君与李傕挟君期间,对外发出的朝廷使命,若是有利于地方安定的,倒是也能接受,然但凡是不利于地方安定的,那就都是二贼乱命。

而前年王允拨乱反正那两个月里发出的使命,则都是符合天子本意的君子之命。所以,抗董卓、李傕期间朝命之事,无论天下何方诸侯,一律既往不咎。凡接受王允辅政时所发出使命者,一律论功行赏——袁将军可能领会陛下苦心?”

袁绍一愣,刚才还忙着客套呢,对于这番定调子划线的操作,一时没有琢磨出政治意味来。

幸好沮授对这些大义名分的事儿反应最快,立刻拱手贺喜:“陛下年少,却能如此圣明烛照,实乃天下之福。

张太仆,在下沮授、乃河北微末之士,敢向太仆确认一二:陛下之意,可是说王司徒辅政时,所发出的册封刘备为汉中王、刘虞为燕王的使命,乃是天子本意。而后来李傕当政时,指使贼臣公孙瓒杀害燕王的使命,乃是乱命?

既如此,袁将军董统鹰扬、扫灭听命李傕乱命的贼党公孙瓒,并扫击黄巾余党张燕,也都是在为陛下分忧?”

袁绍听到沮授帮他翻译,瞬间就是眼神一亮:妙啊!

刘协身边有高人,故意教他以“王允活着还是死了”为时间线分割,来划分朝廷对外使者的命令是否是乱命,可不就恰好向袁绍示好,而且安抚了袁绍担心将来清算的顾虑。

毕竟,袁绍拥立刘虞,是发生在“天子确实没有行为能力”的时期,还是被挟持的,是发生在刘虞被封为燕王之前。

现在皇帝说:“哪怕刘虞曾经被人动议过另立朝廷,朕依然不介意,而且是在那之后,还确实发自本心给刘虞封燕王”。

那么作为刘虞扈从的袁绍,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王允已经死了,天子金口玉言盖棺论定,说王允那两个月封的都是一律对的。这个线一划,以后就不好出尔反尔单独挑某一件事情改口了,否则说不定天下各州的诸侯都会人人自危,也不利于朝廷重新建立威望。

袁绍想明白这些,眼神热切地看着张义,又嘉许感激地看着沮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