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的语气颇为急不可耐:“朱儁终于死了,我们什么时候制造借口动手?”

阎象苦口婆心力劝:“主公,都等到这时候了,不差这几天。而且眼下正值寒冬腊月,行军运粮不便。我军又才刚刚得到消息,不曾准备,请主公务必慎重啊。”

旁边的杨弘也说:“主公,我军北上雒阳,路线与六年前孙坚讨董时一样,那条路当初走过一次了,地理天候我军中将领也都熟悉。正月里嵩山、伏牛山依然封冻难行,二月差不多就能雪化了。

朱儁亡故于腊月十五,加上四十九天、等朝觐吊唁的诸侯使者都离去,那也不过二月初四,时间刚刚好。而且西侧的秦岭、崤山比伏牛山更为险峻。

到时候,选一个伏牛山、嵩山谷道积雪融化,而秦岭、崤山的武关道、崤函道仍然冰封的日子。我军可以北上,而关中的刘备军却一时不能反应,这样,也减少了动手时的变数。

如果借口再找得好一些,让董承确实死有余辜,那说不定真能在刘备干涉之前,干净利落把大事定了。”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那是中原平原地带雪化准备开始春耕的日子。但山区的融雪历来是要比平原晚一些的,否则哪来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算上这个时间差,伏牛山这些低矮易行一些的山,确实二月过半就能行军运粮了,潼关函谷关所在的崤函道天险,说不定要晚半个月,到三月初才能彻底畅通,袁术这不就得到了半个月的偷袭时间差么。

袁术听两大谋士都这样劝他,才算压制住了立刻发难的邪念,等过这七七四十九天,顺便让部队先调集起来,到靠近河南尹的南阳郡鲁阳、颍川郡襄城一带先集结起来,只等事变借口制造出来,就瞬间越境。

第579章 似曾相识的勤王讨董

因为阎象劝说袁术做好一切准备后再动手,结果自然就导致了袁术阵营明明是离雒阳最近的诸侯,却是最晚派使者抵达雒阳吊唁的。

其他诸侯很多都赶在了196年除夕之前到了,也算是在新年之前把这些悲伤的事务处理完。只有阎象,他在197年的上元节次日,才抵达雒阳。

历史的车轮,终于翻到了建安三年——或许,也是建安这个年号的最后一年了。

南阳郡与河南尹相距那么近,袁术的使者却走了那么久,自然引起了朝中一些公卿的不满和怀疑。

最近一直在主持朱儁祭奠礼仪的朝中三公之一、最德高望重的蔡邕,亲自召见了阎象,责问原由:“大将军薨逝,举国同悲,卫将军吊使何故迟来?”

阎象此刻倒也还不敢放肆,诚恳地解释:“请蔡司空见谅,也代为禀明陛下:卫将军二十日前,便已派遣臣进京吊唁,其心甚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