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这个弥补,也算是为刘备和袁绍的全面开战打了一针缓冲:哪怕将来的天下有东西二帝,必然要分个高下,但第一步还是要诛杀弑君国贼。

谁能在灭弑君国贼的事儿当中出力更多,谁自然也能赢得更多的天下人望、以及其他摇摆诸侯的认可。

而谁若是在袁术被正法之前就对另一方动手,那多多少少也算是破坏了除贼大业,就算得到一点小利,也会在外交和政治上大大失分,被其他诸侯找到抨击的把柄。

虽然,这个其他诸侯也不多了,无非就是曹孙而已,但他们的态度和承认倾向还是有点价值的,哪怕是为了争取他们的承认,也不能为了一郡一城的得失而因小失大。

荀攸把条件说完之后,刘备又亲自上场,摆出一副念旧的人设,安抚了辛评几句,还留他吃晚饭,这才放走给袁绍回话。

另外,袁涣虽然投了刘备,但袁术派来的使者还有副官、还有从人,那些人里除了袁涣的私人心腹外,其他也都会放回去,给袁术带个话,让他洗颈待戮吧。

送走全部使者之后,刘备操劳了一天也够累了,正想歇息,荀攸却显得有些没眼色,还想跟他连夜聊些惊天动地的大事。

刘备不由奇怪:“天色已晚,公达何不歇息?”

荀攸深吸了一口气:“大王,今日辛评所转述袁绍图谋,虽然荒谬狂悖,却也为我们提供了便利……

刘和欲效法光武帝跳过成哀平孺子婴一般,跳过质桓灵与先帝追尊皇考继嗣。此法,其实大王也可以用,大王岂有意乎?冲帝冲龄夭折,尊为皇考或许不合适,但可以尊顺帝为皇祖。”

说人话,就是汉冲帝幼儿状态就死了,所以不能认汉冲帝为爹,但是认汉冲帝的父亲汉顺帝为爷爷倒是可以的。

跟刘秀一样越四代,“纵使成帝复生,天下不可复得”,岂不美哉?

这都现成的制度可以直接捡便宜。

刘备显然也是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了,此刻被荀攸直接说到了执行层面的细节,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刘备想了想,叹息道:“天下无主,四方彷徨。若果天命在孤,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岂敢推辞?不过,还是要先慎重为上。数月的时间还是等得起的。眼下先要痛击袁术,取得几场大胜,天命才有说服力,否则羞谈此事。”

刘备这意思,就是稍微拖几个月造造势、做点准备工作,顺便期待军事上有一点成绩,为称帝锦上添花粉饰一下。

毕竟历史上曹丕篡汉的时候,发生在前一年的农历十月底,而刘备的称帝发生在次年的三四月份,这中间也隔了五个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