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周瑜本人也已经一边报信给身在丹阳的孙策,一边亲自带着他的三万精锐机动兵力和两万山越归化士兵,从柴桑逆流而上,先到夏口附近屯驻。

毕竟柴桑到夏口还有四百多里水路,提前往边境机动,真到了开打的那一天,也能让出发阵地近上四百里。

周瑜向孙策报信的使者是十月初二派出的,因为是驿哨快船,顺流日行数百里、十月初六就抵达了丹阳郡的建业。

孙策得到密报之后,也小范围组织了主要高层文武幕僚紧急商议了一天,最终也是决定先做好准备、伺机而动,如果时机真的不错,那就搏一把。

于是后方又有大约五万吴军主力机动部队,从十月初八这天开始集结,十月中旬之后开始分批从各自驻地往上游夏口集结。从人数上来看,吴军的规模显然已经超过了李素能用来应付荆州南线战场的兵力数量。

第652章 孙策的真正实力

十月中旬,柴桑城内。

自从八天前周瑜开始调兵遣将以后,柴桑城内的兵力已经变得相对空虚,只有些守城的农兵为主,适合大范围调度、机动作战的主力,全部在往夏口的方向集结。

不过周瑜本人还是留在柴桑城内继续坐镇,一来是作战的任务还未正式下达,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要不要打。二来么因为后方来的部队源源不断经过,柴桑这边也需要人居中调度。

结果,就在十月十三这天,周瑜居然等到了下游而来的一队规模庞大的战船,当先的是一群高速狭长的艨艟斗舰,后面还远远排了行动迟缓的大型楼船。

这些部队也不都是从丹阳方向来的,更多是从庐江前线撤下来的,尤其是那些巨型的楼船,一看就知道从丹阳赶来根本来不及。

周瑜心神不定,隐隐有些预感,亲自坐船去江面上巡视迎接,果不其然,他居然看到了孙策亲自前来。

周瑜立刻过船问候行礼、通报前线情况:

“主公,没想到居然惊动您亲来柴桑……我等还未彻底下定决心届时接应蔡瑁呢,您轻离建业,后方可如何安排是好?”

孙策意气风发地站在一艘两千多人的最大号楼船艏楼上,手扶女墙垛堞,任由高处的江风把斗篷吹得猎猎作响。另一只手拉过周瑜,搭在自己扶垛的手上拍了两下:

“公瑾,你我兄弟,何必多礼。实不相瞒,你的急报送到丹阳的时候,我本就不在建业城内。决定出兵之后,我也深知机会难得。真要能得手的话,靠丹阳和吴郡、会稽的兵马徐徐调动而来,肯定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