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对今天这一战也是感触良多,因为他同样参加过九年前那场限时攻破阳平关的战役,而且正是徐晃当年带着那些刚刚从白波贼整编为官军的杂牌军,负责打最后阶段最血腥最没技术含量的堆人命蚁附,想来都是不寒而栗。
他跟关羽是河东老乡,河东与河内接壤,他们少年时也都游历过河内,以及更东边的河北平原诸郡,论对地理的熟悉程度,也算是半个本地人。
徐晃知道河内与河东地理的细微不同之处,刚才也是被热得激发了灵感,跟关羽请命:“太尉,素闻公孙瓒当年曾赞‘袁氏之攻,势若神鬼’,尤擅穴地之能,审配就是献穴地之法破了公孙瓒的易京楼。
河内已经出了太行山,论地质与河北其余诸郡相若,也是干燥松软、易于挖掘。而且现在还未彻底天寒地冻,不如我们也试试穴地攻城吧?
真要是到了腊月或者正月,土地封冻、黄河河面也结冰,这招就用不了了。我们现在试试看,就算攻下了野王,也不怕麹义张辽文丑赶到后如法炮制反攻。”
徐晃这个建议,从地理和天候来说倒也因地制宜,河内虽然属于河北平原,但毕竟是刚好在黄河边上,气温跟对岸的雒阳、孟津也相差不大,比河北平原北端的常山、中山这些郡,同期气温起码高四五度。
黄河下游每年的封冻期也就公历一二月份左右,折合农历正好是腊月、正月。只要土地封冻后,挖掘难度就会几何级数增长,地道战术就彻底不可能了。
这是一招打了时间差、己方用了之后敌方来不及模仿的招数,只能眼看着关羽占领野王城到明年春耕,或者用别的办法再攻回来。
但这个战术也有很多难点,关羽也是懂行之人,摇头叹道:“谈何容易?穴地之法最吃亏的就是速度太慢。当初审配挖公孙瓒可是挖了三个月,那是久围不下的坚城才那么干的。就算这儿的城池防御远没有易京楼深,寻常之法挖一条地道进城至少也要半个多月……
地道入口就那么大,要挖的截面也才那么点宽敞,只能投入那么点人手挖掘,我们空有三万大军,大部分人都闲着,这有什么用?难道还挖三条五条?只要有一条能进城就够用了,别的还不是浪费……”
不过,关羽说着说着,似乎意识到什么,语速也放慢了些。
徐晃显然是来之前就把事儿想明白了,见状推波助澜地提醒了一句:“太尉,我记得出战之前,诸葛长史也跟您提过,河北诸郡地质适合穴地。
他不是还说前年跟着您还有李司空平西域、巡视西域诸国时,受西域打井暗渠之法启发,想到一个法子或许可以用于战事……”
关羽振奋地点点头:“阿亮确实说过一些,还真是抢时间的时候可以用。我也不瞒你了,那个法子叫做‘竖井穴地法’,是西域之民为了引天山雪水种葡萄、挖掘地下引水暗渠时想出来的。西域日晒曝烈,明渠没流到地方就晒干了,所以需要地下暗渠,先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见过此物。
这法子拿到战事上来用,针对的就是传统穴地、只有地道口横截面这一个挖掘面,容不下太多人同时挖,导致进度太慢的问题。
西域人会同时在地道沿途打几口竖井,然后从竖井两侧朝着最初的运兵入口挖,这样打两口井就有五个面同时挖,比传统一个面挖快五倍。三口井就是七个面,四口井就是九个面。要加多少倍人力同时挖,只要先多挖一半数量的竖井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