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吃辣的人到了川黔湘赣等地,一吃辣就拉肚子,就是肠胃里的微生物不适应,疯狂刺激身体,拉久了之后渐渐不拉的,就是肠子里不耐辣的微生物死了大半,不抵抗了。

同理交州吴越之人的肠胃就是适应海鲜江鲜鱼虾,西北的就是适应牛羊拉面,都是人和肠胃微生物共生选择的结果。

李素有这方面的科学常识,自然知道让高顺练兵时保证北方兵的待遇。高顺特地把那些袁绍军俘虏的练兵基地从宛城南移到襄阳,然后还奉李素之命问地方多要军需,确保袁军士兵至少每隔一天能吃一顿长江汉水里的鱼虾水产。

不爱吃鱼的也得逼着吃,每天还有军医队巡营,凡是发现疑似“肠胃不习惯吃到鱼而萎靡、吐泻”的病人,都集中收治,给药物调养。

这样的科学管理之下,那些北方兵对南方湿热和吃鱼虾的习惯速度,自然是远超自然适应的速度。

正常没人管或许要一年半载才能培养出来的适应性,这儿一两个月就略有小成了。

当然,人过一万,形形色色,改造的战俘多了,这样强行推进,个别死伤也是有的,反正控制在了千分之一以下。

两万战俘改造完,也确实有十几个人因为不能吃鱼还给鱼吃、急性反应比较猛烈,或者是有奇怪的过敏,最后吃鱼虾河蚌河蟹拉肚子拉死了,那也是没办法的。

第715章 战前准备

198年,农历五月中旬,夏口城。

夏口这座城市,是今年三月初,才在李素请示皇帝之后,成为新的荆州治所,以及李素这个总督南方五州诸军事的临时幕府所在地。

短短两个半月后,夏口的市井已经略微可见欣欣向荣。

从益州来的商旅,原本该在巴丘转运集散、大部分继续顺长江而下、一小部分转入洞庭湖,往长沙等郡贩卖蜀货。

但现在,巴丘的相当一部分货运集散都被夏口取代了,蜀地的货物更加畅通无阻、全程只有夏口这一个卡点收2的过路关税,随后散往北边汉水流域各地。

襄阳宛城这些地区,原本在夏口或者说整个江夏郡没有光复之前,要么早年忍受刘表辖区的截江收税、要么忍受孙吴的盘查刁难。

现在这一切总算都没有了,一次付清一遍过关,让益州商人们的体验好了很多,无形中也为今年下半年李素和刘备即将提出的商税改革营造了一个不错的民间讨论基础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