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官内心基本上都是这么期待的。
不得不说,李素在相关税法的最后,还是强调了一些鼓励性的条款,他希望刘备也承诺国家对工商财产的保护。既然规范收了重税,不能再搞法外盘剥,不能再不保护私有财产。
虽然这种私有财产保护肯定达不到近代的程度,但至少不能干“养肥了杀猪”的事儿,要管也得“法不溯及既往”,你觉得哪些行业赚钱过多、吃相太难看、矛盾聚敛加剧,那就修税法管以后,往后多加点税宏观调控一下。
所以,虽然大多数文官对新税法觉得苛捐杂税太多。但最后李素给了个甜枣,建议刘备亲自保证,“在工商税领域,永远承诺法不溯及既往,不清算法无规定之前的经营”。
刘备还表示愿意把这条写入后世君主的“祖宗之法”,这下总算是平息了大多数的怨念。
毕竟,能做到这一点的仁君自古还没有,皇帝对于商人都是法外加刑的。刘备“苛捐杂税”之余,强调“确权明责、定纷止争”,鼓励“有恒产者有恒心”,也算是遵循了孟子的圣人之道。
第786章 搜刮得心服口服
经过前前后后三四次朝会的拉扯,再算上李素刚回长安时装作沉迷女色一心休假的那段时间,总共花了二十多天时间。
李素和诸葛亮、刘巴联手,钟繇也有一定程度的介入和拉仇恨,还借助了外部曹操的压力,总算是把大汉的新工商税法改革草案,给推进通过了。
当然,这其中,刘备本人的坚定支持,也是最重要的。刘备对李素的支持,显然已经超过了历史上其他君主对变法大臣的信赖程度。
不过,正如法拉第反问贵妇的那句名言:夫人,一个初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呢?
任何初生的事物,在刚刚落地的时候,都不会有太大的实质性作用。李素鼓励刘备改革的税法,第一年能增收的钱数量并不算特别巨大。
李素更看重的是“放开特许权、允许民资自行介入发展”后,这些产业本身的蛋糕被做大,总量得到发展,然后朝廷收税也能收到更多。
政府要的只是确权明责、定纷止争,给一个保护生产力发展的公平环境。
变法通过后,李素跟刘备之间的消息也交流得差不多了,这一年半来积攒的南北政务细节沟通障碍,基本上都聊清楚了。
算算日子,李素过几天也就要去雒阳上任,先当他的司隶校尉,同时兼管司隶和荆州的军政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