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么,就是曹操估计也是真心欣赏了孙权。历史上曹操就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只是他跟孙权冲突比较严重,所以只是感慨一下。这一世孙权却成了他女婿,他是真的惜才了,所以放松了警惕。
真是终日打雁最后却被雁啄,曹操这一世吞了孙策的遗产,也吞了袁绍的遗产,算计了两个后继无人的盟友,最后却被反噬一把,赔了一个女儿。
也算是因果报应、造化弄人吧。袁谭袁尚的不成器,也是促成曹操降低对故友后人戒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事已至此,孙权活都活下来了,李素还真不好刻意再把孙权弄死,毕竟大汉朝廷要讲究信义,李素一再跟刘备循循善诱地强调“统一战争过程中,可以在战场上用阴谋诡计,但不能在使节承诺上出尔反尔”。
虽然这次不能算是“出使谈判”,而是反间计。但严格来说,孙权响应了李素和诸葛亮的计策,那就相当于一边发出要约、一边直接承诺了。
李素连模仿华沙战役时的“停止进攻”操作都不能做,尤其他现在兵精粮足、养精蓄锐都还没消耗呢,说自己无力进攻也没人信啊。
否则将来历史上肯定会被抓住攻讦的,现在优势那么大,犯不着留争议污点。
孙权将来是死是活,就看他的机缘吧。
如果曹家都是死硬分子,全部拒绝投降,那没得说,估计将来都不会有人找孙权报家仇了。
但如果曹家也有相对软弱的苟且分子,想投降求生。那说不定他们会自行为孙权杀妻的事儿寻仇,这就不关朝廷的事了。
朝廷只要秉公执法,对于私斗寻仇之人依法处置就好。
但不管孙权死不死,为了朝廷的信用,李素之前跟吴景谈判时就说过不罪及家族,加上现在孙家又反正了。
所以哪怕孙权本人最后真遭到曹家复仇死了,也得让孙权的某个弟弟继承爵位,家族能得到延续。
同样的,曹家如果有人最后寻仇,那依法也只是罪及本人。
曹家那些还算忠厚或者没什么野心的成员,只要提前真心投降、带着筹码投降,朝廷也接受了,那最后当然也不能胡乱牵连。
李素连那么长远的事情都想到了,似乎那些曹家孙家之人已经是砧板上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