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页

杨云对于长春真人和罗公远等人要动手,早有预料,毕竟现在道家势力被杨云耍得团团转,两京最大的道家联盟,如今在皇帝身边的超然地位行将不保。

皇帝只在意九天玄女,连对张果的兴致都没了,更是对罗公远等修道之人不闻不问。

就算罗公远等人之前一直秉承道门内部不相互加害的原则,可长久下去,他们必然会针对杨云,拿回他们本来应有的政治利益。

“哦?这是长春真人对你说的?”杨云问道。

吴元摇摇头:“不是,他……什么都没说,我只是猜测,之前我去见过师尊……跟罗天师照过面,他们闭门商议事情,而后就听闻有长安的修道者到了洛阳,似在筹划什么大事……”

虽说吴元是长春真人安排在杨云身边的眼线,但随着时间推移,吴元逐步倾向于站队杨云,杨云慢慢从吴元身上得知对面的消息。

就像这次,吴元大概是良心不安,所以才对杨云发出警告。

“只要不危及你师姑的生命安全,他们尽管出招,我会奉陪到底,但若是连起码的道义都不顾,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即可。既然选择不跟他们合作,我就料到有一天会成为敌人……徒弟,我不用你帮我,别坏了你心中恪守的底线就好。”杨云提醒。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中立

翌日上午,杨云穿了身蓝色细麻长袍,腰束革带,施施然来到御史台……他的官服尚未做好,暂时只能以便装出入宫闱。

到了御史台,不见其他同僚在,就连昨日见过的张明业也不在,问过知客才知道,原来边将遣使入洛阳,向皇帝呈奏兵事,当天洛阳御史台官员到了兵部衙门,跟营州都督张守珪的使者会面,因杨云初来乍到,未得宰相张九龄传召。

“真没把我当回事啊!”

杨云感觉自己被张九龄轻视了。

他很清楚,这两年大唐北方边境地区,边军跟突厥兵马冲突不断,局部战事频繁,张守珪乃大唐名将,“立功边城,为世虎将”,此时突然大张旗鼓宣扬要出兵突厥,恐怕更多是对突厥人进行震慑。

“国舅爷,您不用在此等候,若非陛下不开朝会,今日你本来要去宫里参与议事,现在嘛,特事特办,张令公等三省干臣还有兵部要员会自行商议,拟定出兵之策,此事您不必太往心里去。”

知客的意思很明显,你刚到御史台,很多事没弄明白,其实就算御史台的人去了也只是充当背景板,表示这次省部会议公开公正,没有勾连和私相授受之事,最终决定权要由宰相和兵部尚书等人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