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犹豫了下,但看着眼前越来越远的背影终于狠下心,吁停了马,脚步慢下来,身体则直立起来。
一切拖的太久了,他要做一个了结。
杜恒熙把枪换到了受过伤的右手,当初被切断经脉,愈合后仍然不怎么灵活。
所幸他原先就是两手均受过训练的,平常换成了左手用枪也没有造成太多不便。
手臂平举向前,他闭上眼开了枪。用力时,如预料中那样,右手几乎废了,经络一扯,仍然生疼,手不由自主一抖。
枪声响了两次。
杜恒熙心中一松,眼眶一阵酸胀,他觉得自己可以就此解脱了。他要走,就让他走。爱或不爱,恨或不恨,都不再重要。他们两清了。
“好枪法!”周边的人拍起了马屁。
杜恒熙睁开眼,冷冷看向前方,晨雾太浓,竟已不见踪迹。
“他中枪了吗?”
有人忙不迭地说,“是啊,我亲眼看见,您第二枪的时候,那人就从马背上栽下去了。这么远的距离,师座实在是枪法如神啊!”
杜恒熙脸色一变,“去前面找,无论死活,都去带回来。”
山顶上挂着冷厉的寒风,太阳没有升起来,头上还有一轮浅薄的凄惶的残月,周遭壁立千仞,风声经过,如咽如诉。
他本来没想过会打中。
死了吗?杜恒熙想,若是死了就替他好好安葬,每逢清明中元,自己都会去看他,陪他说说话,绝不让他寂寞。若是活着,即是命运安排,就让他活,自己好吃好喝地养他一辈子,偶尔去看看他,如果他不想见自己就算了,全当另养个家雀。
只是不料,生死未卜,马和人都堕入了高崖深涧。其下多利石,摔下去粉身碎骨,多成碎肉。
马蹄拖着一道血迹,到崖边没了踪迹。
所有人无功而返,马回德那边又催得急,最后杜恒熙只好不甘心地拔营回京。
不见了,竟然不见。潜伏暗处,叵测危险,是敌是友,都不可知。自己那一枪打中了他哪里?是一枪杀了他,还是堕崖而亡,还是侥幸没死?
骑在马背上,辗转不定。
他心知肚明,很多事情是没有公平可讲的,爱一个人累,恨一个人,同样心力交瘁。那索性就斩断了,快刀斩乱麻。
可竟然没有结果。那就只生恐惧,未知的恐惧。
坐火车到北京,此时京城防务已经全部由马回德的人接管,全城电报电话线尽皆割断,城里贴满了安民布告,通衢要道上也布满了看守的岗兵。京里的百姓睡了一觉起来看到这种场面都很惊讶,却也不慌,实在是这几年政局变得太快,已经见怪不怪了。一夕之前,局势又已经改头换面。
安朴山在军队入京前收拾了财产带了家人就想偷偷坐车逃走,还没有出直隶就被拦下,又被押送回了北京,被送回私宅看守起来。
被关押起来的第三日,一辆黑色军车停在公馆门口。
带枪的小兵从车后跳下来拉开车门。
车门打开,一条长腿伸出来,笔直利落的裤腿线,军靴踩在车踏板上,两步落地。一身笔挺的军装,军服上一排黄铜纽扣折射日光,闪亮耀目。
杜恒熙抬眼看着面前气派不凡的总统公馆,眯起眼,因为太高大而突兀,虽然巍峨,却物似主人,有了日薄西山的凄凉意。
走进去,安朴山已等了他许久。杜恒熙把怀里的辞职信取出来,和颜悦色地说,“我草拟了一份,您看看合不合适。”
安朴山看了看,沉沉一吐气,也没多说什么,在下面签了自己的名字,又叫人取了章出来,盖了章。
杜恒熙收拾的时候,安朴山忽而说,“无论你信不信,你父亲的确不是我杀的。”
杜恒熙眼皮一动,没反应。
安朴山继续,“杀手是我派去的,但你父亲逃出来了,之后他们就丢掉了老杜的踪迹,回来汇报时,还被我狠骂了一顿。谁也没想到第二天会有人在巷子里发现老杜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