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柠说完,提醒王兰香,“妈,今天早点做晚饭吧,吃完饭,趁天没黑,我得回学校,今晚的晚自习得赶上。”
“对对,差点聊忘了,柠柠还要去学校呢。”
张德胜期待了半天,结果张柠压根没有打算提让他管理豆角的事。
他也不好意思自己去地里,当初铺地膜到播种。他不但不同意,还给了他们很大的阻力。
王兰香起身去做饭,张顺自觉的去院外抱柴火。却被张莉拦住,“哥,我来吧。现在我在家,以后烧火的事,你就别管了。”
以前张莉有工作,放学回家就得吃饭,张顺出不了大力,也不好意思待着,喂鸡喂猪。放牛烧火的活自己全包了。
“对,哥,以后厨房得活你别干了。”
像他们这边的农村,大爷们基本都不进厨房,地里回来往炕上一躺,只等着饭熟了,女人将饭端到炕上。
虽然这不是什么好习惯,对女性也不公平。
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家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模式。
像张顺这样一天两顿饭都坐厨房灶台前烧火的男人,被大家嗤笑。
甚至觉得没出息。
还会得个假娘们的外号。
这对他在附近找对象,是特别不利的。
农村的女人,宁愿找个强势魁梧能管的住自己的,也不愿找个没出息只会围着锅台转的家庭妇男。
张莉去抱柴火,张柠回屋收拾东西。
张德胜一个人坐在院子里,这才想起,自己一天都处于兴奋状态,好像忘了赵大国给他的那个邮件。
他起身进了屋,从早上送张雷时提的那个布包里掏出一份邮件,左右打量了几下,也没认出是啥玩意。
他拿到西屋给张柠,“柠柠,这是今天赵大国从镇上邮递员那拿来的,说上面写着你名字,好像是从哪里邮寄过来的。这是个啥?对了,还有张汇款单。你不知道,赵大国差点给扣下,幸亏那个邮递员的声音大,我给听着了。”
往书包里装书的张柠,转身看到张德胜手上的东西,漂亮的水眸一亮,急忙接过,“爸,这是给我的。是我前段时间,写了篇文章寄出去,我都给忘了,没想到这是发表了。”
张柠急忙打开包裹,里面是最新一期的(读者)杂志,还有一封编辑的来信。
“那汇款单是多少钱呀?”对于那本书,张德胜不认识,他眼睛瞅着汇款单,
“爸,这是稿费,就十几块钱。”
张柠拆开了编辑的来信。
大概内容是欣赏她的文笔和见解,鼓励她继续投稿。
张德胜开心的咧着嘴,“十几块我不错呀,我家柠柠写个文章就挣十几块,果然还是文化人好。”
张莉得知张柠竟然在她最喜欢的那刊物上发表了文章,惊的下巴都掉了。
她也不帮忙做饭了,捧起杂志就看
第一次投稿被征用,张柠也特兴奋,打算抽时间再写几篇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