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大路通罗马。
刨除历史因素,单从专业角度而言,罗马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法律人的圣城。
大陆法系正是在全面继承罗马法系的基础上行程的,虽然社会性质不同,可国内法律正是借鉴的大陆法系。
当时佟梦虹唠叨着要留学的时候,简凌还说留学德国最好。只不过谁都没想到后来是蒿云溪留学,去了美国,还跟卓新良成了男女朋友。
“想什么呢?”
简凌闻言回过神来,这次她是跟着国内律师界的几个精英一块出去的。
而这几个精英有三个都是出身北大法学系,是简凌的学长学姐。
她想,台长之所以让她跟着去,也有这方面原因的考虑吧?
“我就是在想,好长时间没参加过这种学术会议了,别到时候听不懂人家的语言,回去后我们台长还不得把我关小黑屋去。”
师兄听到这话笑了起来,“这可是过谦了,上次我回学校,系主任还跟我夸赞师妹你,对了,我听主任说你是硕博连读了,这可是压力不小,将来博士论文选题还是个麻烦事。”
“老方,你这就不知道了吧,简凌做博士论文其实是最容易的,她每天面对着那么多的案子,从中找出相似的,大可以进行数据类的分析,然后再结合案件详情,再说了,她跟着吴教授读研究生,还能毕不了业?”
简凌对于博士论文其实并没有什么研究,听到师兄师姐这么一说顿时来了兴趣,她硕博连读五年毕业,毕业早着呢,就连课程学习还有的是,对于论文这方面简凌也还真没怎么上心。
好不容易碰到这些律师界的精英,又是说起了论文这回事,她也趁机问了起来。
从北京飞往罗马的航班耗时颇长,简凌兴奋了一个多小时后,也是学其他人睡觉休息。
这次国际会议并不是特别正式的会议,不过由国际律师协会主办,又是在罗马进行,就又是多了些不同的含义。
简凌看着协会的理事就环境保护方面提出的一些建议不由皱了下眉头,会议的官方语言是英语,这难不倒简凌,所以她第一时间就能明白这些话的意思。
中国的发展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这是国家发展的必然阶段。不止是中国,往前一二百年,英国、美国莫不是如此。
如今这会议提倡与会代表的国家一同参与进来,某种程度上这不是要控制中国的发展吗?
简凌早前并不知道这个会议的目的,不过现在看,国内的律师协会应该是早就得到了消息,所以这次会议派出的并不是正儿八经的代表团,起码国内律师协会的理事、主任之类的要员一个没来,而几个精英律师也都不是国际律师协会的成员。
这就有意思的多了,因为他们这几个中方代表根本没有任何的决策权,就不存在着被会议胁迫签署条款的情况,再说了,签了也没用。
在了解情况后,简凌他们这个不正式代表团就成了观光团,在罗马的大街小巷里游荡。
她跟单成宁打电话的时候正好在古罗马竞技场,这片土地上曾经诞生过超越时间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却也是有着最残忍的所在。
夕阳西下,看着被金色的太阳余晖柔和了的竞技场,简凌觉得有些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