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给了特霍米契反应的时间,她对蔡晴的动作进行了预判,然后对角线直接回了蔡晴正手区的外角。不过这个球的控制并不到位,球出了边线。
特霍米契立刻提出了鹰眼挑战。
鹰眼挑战最先就是应用在网球赛事中,而06赛季在大满贯赛事中率先投入使用。
泛太平洋公开赛作为wta第一级别赛事,自然也引入了鹰眼。
蔡晴打羽毛球那会儿没什么鹰眼挑战,起码退役前是没有的,当然这也是因为羽毛球赛事商业化程度低的原因,引入鹰眼成本高。
整套系统需要10台摄像机,通过与计算机相连,根据摄像机捕捉到的网球在空中运行踪迹进行计算,然后给出模拟的轨迹。
整个鹰眼挑战耗时不超过15秒钟,而且误差率在1以下。
这个球蔡晴认为是出了界的,她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真的看错了。
特霍米契这时候提出鹰眼挑战,除非挑战成功,不然想要借这个时间来缓口气完全没必要啊,毕竟这是局点。
现场的一块屏幕上出现网球的飞行轨迹。
球的落点距离单打边线不超过一厘米的距离。
蔡晴艰难拿下了这一局,将比分扳成了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