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人的想法是会变的

巅峰学霸 一桶布丁 2270 字 3天前

不止是为了面子,更为了后续还有四十多个州跟其他发达国家谈基建的生意。

建筑公司接到的指令也是哪怕首单生意不赚钱,也要把市场给打开。

于是说是旧城改造几乎成了旧城重建。数不清的工程器械跟起早贪黑的员工,每天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

原定三年才完成的改造,仅用了两年时间所有项目都已经完工,菲什镇也彻底是旧貌换新颜。

甚至为了照顾原住民的生活习惯,哪怕只是一个社区也分了中心区域跟边缘区域。

中心区域的高楼跟周遭的大型洋房社区遥相呼应。加上宽阔且崭新的道路跟华夏独有的道路绿化带系统,跟崭新的学校,直接让这个之前低收入的小镇升级成了一个极为标准的中高产社区。

仅以该社区而言,房价就在这一年里起码翻了一倍。

少数原住民选择在还建之后直接选择了卖房搬离。没办法高昂的房价涨幅让他们无力负担每年都要缴纳的房产税。

但更多的原住民还是留了下来。不是之前他们收入高,而是这些年的旧城改造,只要脑子不那么死板,又肯吃那么点苦,是真能改变阶级的。

约翰家就是这种情况。

原本靠救济金勉强生活的理查德·约翰在工地找了一份小工的工作。最初工资其实也不算太多,但每天要工作十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每周还要工作六天,但好在超过八小时跟周末加班都会给加班工资。

这样每周大概能赚到将近2000美元。而且工地给他们这些本地没有登记在册的小工直接用现金结算。

坏处是不给交保险,但好处是也不需要缴税。不过这笔钱已经比他之前过的要好多了。起码已经能让一家五口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尤其是西大官方给他解决了这期间的房子问题,而且还不需要缴纳房产税的情况下。

总之眼看着生活有了奔头,理查德·约翰的工作也更加努力,勤勤恳恳。

就这样一年之后被华夏这边派来的一个小工头看上,加上他之前还有一些焊工基础,于是给了他一份正式合同。

技术工种工资自然是涨了,每周不加班都能赚到2000,如果愿意加班的话自然还能赚的更多,而且签订了正式合同之后还有了一份不错的保险。

虽然这意味着他要开始缴税,但有一份收入不错的稳定工作跟好的保险也意味着约翰一家人从低收入者迈入了中产阶级的门槛。

等到旧城改造完成之后,他们也搬入了新家,现在有了底气的理查德·约翰已经能够负担得起新房子的房产税,自然便顺理成章的留在了这里。

是的,旧城改造完成之后,理查德并没有失业,事实上现在的工作更多了。整个费城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建设。

即便费城改造完了,还有整个宾州!地广人稀的好处在经济开始复苏的情况下表现的极为明显。

最重要的是,作为样板工程,现在新菲什镇的两所公立学校教学环境都很好,而且据说引入了部分华夏的精英教学理念,老师都属于优中选优,其中有半数老师还是专门从华夏聘请来的。

这里已经是费城中产阶级最好的学区。还都是免费教育,当然除了书本,这东西还是要花钱买的,学校管这叫知识付费。

现在理查德·约翰的两个孩子读小学,一个孩子已经读到初中。

最让他感觉骄傲的还是他的大儿子。刚刚经历的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全年级第六,拿到了校级成绩突出者的荣誉称号。不止如此,学校规定年级前十名可以免书本费,免社团活动费用,都由学校承担。

是的,新学校在老师的刻意引导下,不再是以体育成绩如何来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而是看文化课成绩,甚至成绩好的还会单独办班。

学校各种奖项也是围绕着成绩来评定的。而且按照最新的规定,虽然州外情况还没确定,但州内的大学,诸如宾大这样的高等学府,推荐信的作用降低,重点还是看SAT跟ACT的成绩。

其中SAT将成为州内各大学报名资格的门槛。分数不达标其他方面再优秀也没资格参加入学考核。

SAT成绩达标了才有资格参加各大学组织的入学考试,大概就相当于华夏特色的高考。

本来理查德·约翰还觉得孩子们肯定很难适应这种改变,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孩子适应的还挺快的。

尤其是他的大儿子,托马斯·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