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章,东西多了也是愁

从古至今,打仗都是个耗时耗力加费钱的事情。尤其是千里转战这样的事情,更是费时费力的很。尤其是在后勤供应上更是靡费颇多。

现在有了比较现代的交通工具还好些,虽然蒸汽火车慢了些,但一个小时总能跑上二三十公里的。

从洛阳坐火车到郑州,再一路南下到信阳,总路程在450公里左右。这个路程得跑一天多,在火车上睡一觉差不多也就到了。

这个速度,虽然比起后世三个多小时的车程要慢的多的多,但总比肩挑肩扛双脚赶路来的快速便捷。

要不说小鬼子进攻喜欢沿着铁路水路走的?就是为了省时省力,转运物资方便。

其实小鬼子光是制定进攻武汉的进攻计划就做了好几次调整。

最初的时候是想着在进攻武汉时,将以华北方面军沿京汉铁路南下,与之相策应,以另一军溯长江西进。

这个计划是战前就制定的,也就是1935年就制定好了的,不过后来改变了计划。

原因么,就是果脯主动打起了淞沪会战,避免跟鬼子在华北平原交战,把鬼子的战略意图给改变了。

但实际上,淞沪会战没打好,华北平原也没有保住……所以鬼子还是可以按照原计划进行的。

只不过,华北地区糟糕的治安状况,改变了鬼子的决定。因为鬼子发现,如果真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光是沿途保护铁路就得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兵力。

尤其是八路军到处发展游击队,到处对鬼子的后勤补给线下手,再加上胡一舟还在铁路上搞了几次破坏,弄了一个铁路桥,鬼子只能把计划作出改变。

不改变不行啊,真要是拾掇后方,武汉那边就没有兵力进攻了……

然后,鬼子制订了第二套方案:还是两路进攻,一路沿着淮河西进,一路沿着长江西进,都是借助水路来进行补给补充。

这个计划比起第一个计划就差远了。同是双线夹击进攻,不过比起一北一东的九十度夹角进攻,这个角度就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