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片赞叹声中,幼安从容地上前:“我准备的这道菜,其实也不能算作是菜,也有点麻烦,今天席上,恐怕只有一人能尝这道菜。”
皇帝不曾前来,满席最尊贵的,就是武皇后了。幼安这么一说,倒是成功地引起了所有人的好奇。仍旧是刚才那个大声称赞上官婉儿的人开了口:“什么菜只有天后一人能尝,该不会是危言耸听吧?”
幼安也不争辩,只把一只用碗扣住的瓷盘送到武皇后面前,掀开上面扣住的碗,里面露出一只用整块生姜雕成的酒杯。说是酒杯,倒也跟平常的酒杯不一样,整个看上去,更像是连绵起伏的山峰,正中主峰顶上,雕出了一处积水的深潭,里面浅浅地盛了一点酒。
她对武皇后做出一个“请”的姿势:“临时兴起,看见这块生姜形状特别,就雕了这么个玩意儿搏天后一笑。要饮这杯酒,得把这个山形的酒杯整个握住,所以这东西的名字就叫做——江(姜)山一握。”
话一出口,席上鸦雀无声,配上这么一个大胆的名字,这道菜的确只有天后一人才敢尝。片刻的静谧过后,武皇后取起了那个生姜雕成的酒杯,放在唇边尝了一口:“本宫之前一直觉得宫中的酒水太过寡淡,用姜这么一浸泡,姜的味道融进酒里,倒是正适合这个季节暖身子。”
含凉殿中的气氛,一时有些诡异的尴尬,皇帝的头风病一直不见好,政令出于武氏,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可要是公然奉承武皇后手中“江山一握”,那将李唐皇室又置于何地?
幼安也退回自己的位置上,抬眼看见上官婉儿正看过来,便报以微微一笑。上官婉儿想叫她声名有损,借此打击她在秉笔之位上的竞争力,可她今天便用事实反击,声名有损又能怎样,她照旧可以叫人根本不敢指摘她的声名。
这场小宴过后,贺锦书便正式禀明武皇后,不再继续负责草拟诏令,她同时拟定了一份十六人的名单呈给天后,举荐这十六人从此在天后身边轮流随侍,接手诏令的拟定和抄誊,贺锦书只会在有特别重要的文书时,进行复核修正。幼安和上官婉儿,都在其中,而幼安的顺序,甚至更在上官婉儿之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内弘文馆自设立之初,一直负责宫中妃嫔和公主的教导,经过这么一番变动,反倒正式成为了宫中参决政事的重要一环。天后自己就是女子,从不认为女子天生就该比男子差些什么,有了天后的支持,宫中女官的地位也空前高涨。
幼安得知消息,却没有丝毫达成心愿后的如释重负,她知道,自己在天后身边需要日日小心、事事思量的日子,这才真正开始了。
在天后面前的日子越久,她便越觉得天后行事深不可测。就比如这一次的内弘文馆十六人替代贺锦书,天后应该早就计划好了,一步步勾连下来,最终形成这个局面,再往后内弘文馆参知政事,也就成了惯例了。可是表面上看起来,却是底下人的野心膨胀,一步步推着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就连幼安自己,也成了别人口中见风使舵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