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改进设计使得同样数量的金属原材料可以生产更多的车身零件,大幅缓解了资源紧张的问题。

最终,在完成第一批带有木质车底的拖拉机后,他们成功展示了创新成果。

随后,木材加工企业接到了来自轧钢厂的重要订单,每完成一个任务都能额外得到补贴。

这项举措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也为后续生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于是,曾经寂静无声、看似毫无生气的木材厂焕发出新的活力。

员工们热情高涨,开始加班加点赶制所需配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与干劲。

工厂内到处洋溢着忙碌而又喜悦的气息。

几日后,经过一系列调整,木材加工厂解决了原料短缺的问题,并稳定供应了合格的木板。

这使拖拉机的生产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首批生产出来的拖拉机,其中一半运往西北农场进行试用,另外一半则送往山西农业部门。

根据西北农场反馈的消息显示,红星牌拖拉机的表现极为出色。

尤其是其独特的耕犁设计深受使用者的喜爱——它不仅能左右调整角度,还可以更换不同类型的犁刀,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现在一个排原本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的工作,仅需一个小班组配合就能搞定,不仅省力而且节约时间。

消息传来,高层打来电话询问何时能再次供货,连领导也特别表扬了工厂的努力。

这使杨佑宁更加斗志昂扬,日夜兼程奔赴各个生产车间监督工作进度。

整个工厂因此而进入了紧张繁忙的工作状态,其它部门也不甘落后,纷纷加入到这场大干快上的浪潮之中,全力完成了上级交付的各项任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随着任务增多,一些人开始感到吃不消,其中包括员工秦晓茹(即文中提到的人物),她由于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摸鱼的时间减少了,甚至因此扣减了一些薪酬,让她心痛不已。

秦晓茹一家原本靠傻柱和易中海帮衬生活费用,如今二人没有了额外收入来源,家庭开支变得紧张起来。

家里只有依靠她微薄的工资维持生计。

若非如此,秦晓茹可能会选择辞职回家重新过上相对安逸的日子。

然而,当前形势却不允许她这么做,秦晓茹无奈之下唯有加倍努力提升工作成绩。

而在另一个地方,丁某人将馒头偷偷地交给两位村民朋友以感谢他们对她的帮助,尽管这些天他在工作中并不轻松,却依然保持愉快心态。

他偶尔也会想念之前的平静生活。

同一时间,十一车间主管娄女士正按照杨小刚(文中的“杨小涛”

)吩咐准备盐水以备工人夏季防暑降温所需。

此时,陈某某急匆匆赶到通知他说有紧急来电找寻他本人。

对方告知,该来电来自一位农业科学院院长关于北方地区试验玉米种植成功的好消息以及下一步合作意向等相关事项的信息传递请求答复。

得知情况重要性后,两人立刻赶往会议室接听来电。

经过一番交流讨论,确定了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为了保障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扩大高产量杂交玉米的推广与生产。

这不仅是对科研成果的肯定,也将为国内带来显着经济价值,同时也巩固了两国民间联系。

邓先生放下话筒时显得信心十足。

他知道这是历史性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