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遇险(一更)

据哥哥说,那些大都是原来的赵党一脉。

树倒猢狲散,赵府风光不再,见势不好,多数人想的头一件事,就是怎么自保。

自保有不同手段,背后捅刀子虽然最为人不齿,却也是最多人干的。

而对赵东阶来说,老父尚在时,他以为家族的万千荣光也有自己一半力,可主心骨没了,颓势如潮之际,兴许才清楚自己究竟多不中用。

赵家仗势行恶多年,赵东阶不值得可怜。单就他设计害谢府,就值得死上一回。

而徐贞双,当初说是要处置,但被千秋宴刺客的事情一搅,还被押着。看来贵妃近来没心思管她,也不知后头会怎么处理。

隔天再上值,皇帝不知是发了一通烂火,还是最近茹素有用,看起来,面色倒红润不少。

侍膳时有人提起淑妃抱恙,皇帝便指了一碟赤枣花香藕:“送去临阳宫。”

司滢接了这个差使。

同她一道的是位叫山子的小太监,人很机灵,也很健谈。

到路上,司滢随口一句:“万岁爷还是挺在意淑妃娘娘的。”

山子塌肩跟在旁边,伴着笑说:“昨晚贵妃娘娘到过乾清宫,姑娘兴许晓不得?”

“贵妃娘娘……留宿了?”司滢有些愣。

“那倒没有,正斋戒呢,哪能让她留宿?”山子挑着两条肉虫似的短眉毛:“不过也在万岁爷怀里赖过一阵子,说是做噩梦了。最后离开乾清宫时,万岁爷还亲自掌灯送了她一程。”

末了一咂嘴:“这样荣宠,淑妃娘娘是没有过的,不过这样邀宠,淑妃娘娘怕这辈子也学不来。”

路程有些远,趁这当间,司滢从山子口中得知了一些内情。

比如淑妃与大行皇后曾是闺中蜜友,嫁入东宫后一个为妃,一个为选侍,虽地位有差,但感情却不曾变过。

大行皇后性子跳脱,经常口出妙语,逗得皇帝连连发笑,而淑妃不爱说话不爱打扮,偶有承召,跟皇帝也说不上几句话。

不争不抢,不善逢迎,说的就是淑妃。

按山子的话,这时候的贵妃之所以能得圣宠,多是因为和大行皇后性子有些像。

常年病蔫蔫的皇帝,总还是更乐意亲近开朗的人。毕竟有欢声笑语绕着,更能驱散那股子心闷的情绪。

“那淑妃娘娘,以前也这样病过么?”司滢问。

山子嗐了一声:“要说这出,也跟贵妃娘娘跑不脱。”

当时宫里开宴,贵妃跟着进来。

那会儿她还不是贵妃,但胆子已经很了不得,见淑妃顶着孕肚,背后说八百年都旱着,好容易承宠一次就怀上了,也不知用了什么奇门异术。

这话给传到淑妃耳朵里,淑妃向来是个板正人,当时就动胎气,没个两天提前生了。

按山子的话说:“得亏是小皇子好好的,不然贵妃娘娘别说进宫,该要进大牢了。不过万岁爷实在喜欢她,宴上一见就笑了好多回,赐这赐那的,实在不怎么舍得追究她,但完全略过也不像话,就撤下后位,给了个贵妃的衔儿。”

这么说来,从后位退到四妃,按着万事不记爷们过错这一条,贵妃该是与淑妃很不对付。

唠扯之中,临阳宫到了。

御前有赐菜,临阳宫人都出来谢恩。

司滢问淑妃跟前的嬷嬷:“娘娘可见好些?”

嬷嬷苦着脸摇头:“娘娘脾心痛,腰也难受得坐不住。唉,也是月子里的病闹的,这会儿正忍着疼呢。”

说话间,有宫人端着紫砂盏子过来。

山子瞧了一眼:“这是……药?”

嬷嬷道是,说淑妃娘娘先头吃下去的药都吐了,反复好几回,他们才赶着让熬新的。

“哪有吃不下也要硬塞的理儿?娘娘这会子既然正难受着,歇息才是对的,这么快又来一盏,是嫌娘娘不够反胃怎么地?”山子缩着眉咕哝。

司滢盯着那药盏子:“娘娘以前也吐过药?”

“倒不曾,娘娘先前喝的药都是老方子,这回许是新方子还没大吃习惯,所以总是反胃。”

司滢若有所思,忽而摸了摸鼻尖,给山子递出个眼色。

山子会意,手里膳盒送出去的瞬间,拧头一个喷嚏打出去,正好洒在那药盏子外头。

“哎哟,这下我该死了!”山子惶恐地嚷嚷起来,满脸后怕。

趁众人慌手,司滢揭开药盖装模作样地嗅了嗅,未几皱起眉来:“可能得劳嬷嬷一趟,这方子,不太对劲。”

一言激起千层浪,尔后便是一通翻查,从临阳宫内查到尚药局,再到太医院。

司礼监办事了得,很快便查出这里头的真相——有人调换了淑妃的方子。

新方子仿了医官和院使亲签,因字迹太过相似,且只改动了一个字,就算拿到开方子的人跟前,不细看也根本看不出区别。

一味是传自天竺的广青木香,而另一味,则是马兜铃木所做的青木香。

前者行气止痛,后者可能引发恶吐,且致毒。

那天的沸沸扬扬直到半夜,且最终查到了贵妃头上。

贵妃当然喊冤又叫屈,说有人蓄意陷害她。

要不是杨斯年冷着脸在旁边看她发癫,她那条尖利的嗓子,还有那根水葱似的手指,能直接戳到司滢脑袋上去。

闹到第二天,给淑妃换药的事情基本坐实不说,查出连小皇子先前久病不愈,竟也有她的功劳。

证据一道接一道,扔得贵妃只顾哭,一身媚骨成了奴骨。

她欲要去抱皇帝的腿,被皇帝铁青着脸蹬开,昔日小名含在嘴里的人,这时候出口的,也只有一声声的毒妇。

顾虑到马上要去祈福,皇帝下令把贵妃软禁起来,暂时没降罪。

河东旱情之紧,眼下一切的事,都不及祈雨来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