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独一无二

只是令人真切感受到了,明人的凶猛。

一切以事实说话,当明朝灭亡后,这群凶猛的明人,组建了世界上最长久的帮会组织,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整整抗争了二百余年。

当清朝灭亡的时候,或许人们只记住了袁世凯,孙中山的名字,但他们不能忽视的是,袁世凯的儿子就是这个组织的大佬,孙中山本身就是这个组织的大佬。

而那个时候,这个组织已经改变了名称,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前身就是那群勇于抗争的明人,而清朝的灭亡,也和这群天地会的后人,有着极大的关系。

至于明朝的民间,勿须多言,仅仅因为一缕头发,他们用几十万的性命,证明了自己的凶猛,证明了自己的坚贞。

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是历代大明天子的骨气,当我能打你的时候,我拼了命的和你打,当我打不过你的时候,好,可以,要我的命可以,不投降,不逃跑,煤山上的崇祯证明了这一点。

我可以死,但绝不屈服!

这不仅仅是大明天子的骨气,也是明朝民间的骨气,他们可以为了利益械斗,可以为了一缕头发放弃生命,也可以为了仇恨抗争二百余年。

这里是五百年前的明朝,也是整个华夏历史上最有骨气的年代,最为壮丽的年代。

而自己,轻视了这个年代,轻视了大明人。

王方很后悔,后悔自己的轻视,后悔自己的疏忽。

假如他没疏忽的话,应该能早点意识到物价的上涨,也能早点意识到海禁解除的到来。

隆庆年间,明朝解除了持续百年的海禁,王方不知道这其中蕴含了多少的权利斗争,但他不相信一个刚刚上台的太子,有魄力解除持续了两百多年的海禁,也不相信他刚刚上台,父亲尸骨未寒的时候,就敢率先打破持续了数百年的祖宗宗法。

而这一切举动的背后,一定弥漫着激烈的权利斗争,而对于明朝的朝政而言,有决定权的,一定是江南民间。

明官多出江南,大明朝数万官吏,起码有一半出自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