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贾珩:殿下,出兵时机到了……(求月票!)

现在两人率领着女真近二分之一的精锐,根本容不得半点儿闪失。

幸在女真的八旗精锐,原就是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厮杀而来,倒没有崩溃、投降。

这也是两人能够带领一支大军在倭国杀出来的最大底气。

……

……

翌日

鳌拜继续派遣兵马叫阵,但这一次德川家光却坚守营寨不出,摆出一副待尔粮尽,自行崩溃的打算。

阿济格凝眸看向朝外放着弓箭的营寨,低声道:“倭人的弓弩箭矢,精准强悍,并不在我军之下。”

鳌拜点了点头,说道:“王爷,现在分兵掠取粮道。”

阿济格点了点头,道:“正是此意。”

某种程度上,阿济格虽然勇猛善战,但在兵法用计一道,比之鳌拜还多有不如。

就这样,倭人的兵马紧闭寨门不出,而几天下来,鳌拜与阿济格两人也开始有些心浮气躁起来。

鳌拜此刻凝眸看向那山峰,目中忽而一动,分明是秋季时节,草木枯黄,大片大片的芦苇遮天蔽日。

尤其,一些大名手下的军寨驻扎在荒草和芦苇之畔。

“或许可以用火攻?”此念一念,鳌拜眼前不由一亮,心头砰砰直跳。

是了,火攻之法,可破倭人十里连营。

而后,鳌拜挽缰拨马来到英亲王阿济格身旁,道:“王爷,末将心头有了一些破敌之策。”

阿济格刚刚率领几个马弁,视察完安营扎寨的情形。

阿济格沉吟片刻,清声说道:“如是用火攻,只能造成一些混乱,但倭人主力尚在,如果有风就好了。”

所谓,火攻之术就根本离不了风,所谓火借风势,风助火威。

鳌拜沉声道:“王爷,我等只是用火烟逼出倭人与我决战,并非是效仿诸葛亮的火攻之法,王爷不用担心。”

嗯,随着贾珩的三国话本大行于世,女真一些将校也开始看《三国》话本学习战争诡计,而贾珩写到最近的篇章,主要就是赤壁之战的火攻之法。

阿济格闻言,粲然明眸就微微一亮,眺望向远处的倭人军帐,只见的确有一些军帐为了取水方便,将军帐扎在了临近芦苇荡的地方,也构成了一些火灾隐患。

这显然不是德川家光的精锐兵马,而是一些大名的愚蠢之举。

阿济格道:“等天黑之后,我派人带上火油,点了那芦苇荡,烧了营寨,待到那时,再行派兵劫营,向德川家的兵营主力营盘蔓延开去。”

鳌拜道:“有劳王爷了。”

“你我同舟共济,莫要说这些外道的话。”阿济格豪迈粗犷的面容上现出一抹爽朗笑意,只是配合着凶恶的面孔,反而有些骇人。

而鳌拜也差不多是这等丑恶之人。

以往鳌拜其实对多尔衮是有些不满的,更多还是支持豪格,但随着豪格兵败而亡,原本的一些联络也渐渐淡了许多,反正能够脱离当初的一些情绪影响,能够安之若素。

而夜色已深,一轮皓月当空,月明星稀,而皎洁如银的月光如匹练一般,照耀在整个军帐之中。

中军营帐之中——

德川家光端坐在一张梨花木椅子上,手里捧着一册书籍,就着一盏橘黄灯火,开始阅览起来,说来也巧,同样是三国话本。

这位德川幕府的三代将军,同样在心底思量着破敌之策。

就在这时,恰恰翻阅到诸葛孔明借东风一节,心头不由一紧。

就在这时,外间不知何时起了一阵打起的旋儿的秋风,吹进军帐之中。

“什么时辰了?”德川家光忽而起了一阵凉意,心有所感,问道。

这时,在营寨门口侍奉的护卫进来,低声道:“回禀将军阁下,此刻已经亥时了。”

“去打一些热水来。”德川家光伸手打了个呵欠,将手里的簿册放在一旁,伸了个懒腰,似乎想要睡觉。

那护卫应了一声是,然后,转身离去,然而刚刚出了军帐,忽而面色仓惶,转身返回军帐,急声说道:“将军,火,火。”

此言一出,德川家光心头不由“咯噔”一下,连忙起身,沉喝道:“什么火?”

就在这时,挑帘出了军帐,看向河畔之侧大片芦苇丛已经燃成团团火焰,而噼里啪啦的声响,而后,就在火光之中,马匹的嘶鸣以及喊杀声。

“不好,火攻!”德川家光两道浓眉之下,目中不由现出一抹惶惧,恍然而悟。

但为时已晚,此刻那几个自作聪明,将营寨扎在河边的大名,正在拍打两侧大腿,几乎后悔不迭。

但此刻恰恰刮着大风,伴随着一阵哔哔啵啵的声音,干柴所起火势几乎向着营盘迅速蔓延开来。

而不大一会儿,就可见浓烟滚滚,火焰滔天,几乎一发不可收拾。

德川家光此刻与手下的大名,立身在军帐之外,凝眸看向远处的大火,已是目瞪口呆,心神惊惧。

德川家光愣怔片刻,急声说道:“快,不得让那些乱兵冲击我方大营,来人,挖开壕沟,准备救火!”

身旁的青年家将酒井忠清,开口道:“将军大人,已经来不及了。”

原来,此刻营寨中的大批乱兵,已经开始向德川家光所在的营寨冲击。

整个局势就透着一股不祥的气息。

这边厢,鳌拜与阿济格率领大批骑军兵马,手中挥舞着马刀,而一把把斩马刀明晃晃闪烁,刀光炽耀夺目,而每一次闪烁,都可见不少兵卒倒在血泊之中。

近万女真精锐趁着火势大起所造成的混乱,从南至北,席卷来回。

“铛铛!”

兵刃相撞之声响起,喊杀声震动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