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七节 苹果都没得吃了

“扯,真能扯。”郑爱国笑着骂道:“你知道工电厂多少人在骂副食厂和果酱厂不。”

“为什么?”

“还为什么,连果酱厂的职工都不能拿果酱回家,为了保证苹果酱的出口数量,咱们都已经开始到外省采购合适的苹果了,你当几百上千万瓶果酱是我给你吹出来的,全是一个又一个苹果熬出来的,当然还要加上山楂。”

白昊拖着下巴想了想:“话说,我好象自己也没吃到过这种果酱了。”

“恩,我也没吃到。秦州农业厅的人都安排人住到果园了,苹果成熟立即安排人手分捡,除了卖相极好的之外,其余能给咱们的和给新建成果酱厂的都给了,话说前年工电还秋天发苹果了,去年没发,因为你那果酱要的急,发苹果什么的今年肯定也没戏。”

白昊吃惊不小:“一个果酱厂竟然让京兆没有苹果卖?”

“有,但少了。一吨苹果出六百公斤果酱,然后还需要一百五十公斤山楂以及三百公斤的饴糖,为了制作饴糖,玉米淀粉厂都红火了起来,制作饴糖的副业都超过他们主业淀粉。这么说吧,秦州全省苹果总产量,纸面上是九点九万吨,但能制作果酱的并没有那么多。”

话说到这里白昊就懂了。

九点九万吨,只是理论亩产,各种损耗加起来,再挑品种等等。

两千瓶果酱就要一吨苹果,上千万瓶的级别就是万吨级的苹果需求量,一个出口果酱竟然给了秦州苹果这么大的压力。

自己若再要增加的话,那只能赶紧种了。

白昊挂断了郑爱国的电话,又联系夏树。

白昊需要柚木夏树尽一切可能帮自己多买苹果苗,如果能够买到育种技术也行。

没有几万亩苹果园,果酱都没原料了。

事实上,这事秦州比白昊上心多了,秦州的想法很单纯,不怕你果酱卖的好,只怕突然没了订单。

现在已经不止是靠经验在整果酱了。

秦州特别请了夏国农大,北方农大等专业的人,从科学角度分析过李奶奶的果酱配方,然后再根据不同批次的苹果检测,加入不同比例的山楂与饴糖,然后多加入两样天然物品,一是少量蜂胶,二是微量葡萄糖。

保不住品味,就会失去市场,这一点是白昊提出的。

秦州方面严格按照了这个标准,可以说每一批的苹果酱在配料上都有细微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