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二节 咋?不让卖!

“拉家属院。”

两边是笑着,可谁也不松口。

张建国开口了:“若你们要,厂里还能装个十车八车的,前段时间试机器,一开工就是三百套,不过刹车皮是采购的,还有没车铃。”

“啥意思?”

“我们搞了一套新机器,生产自行车的。这几天测试一下, 然后准备卖机器。这些自行车是测试机器的时候生产的, 我看还行。”

鲁建国声音高了八度:“测试什么机器,放开了造呀。”

“啊,没人。”

张建国说的是实情,测试机器的人和正经开始操作机器干活的人那就不是一回事。

“人,人,人。”鲁建国一回头:“那个谁,回厂子去,就说京兆机床上借五十个临时工,让各分厂抽人集合,下午之前赶到京兆机床厂报道。然后准备卡车,生产出来就往咱工厂拉自行车。”

“我们庆东厂也派五十人。”

得!

你们整吧。

张建国也不想拒绝,也不想管了。

正好,连续生产的时候,这套刚设计出来的机器有什么问题,也好研究一下改进。

至于原料,这个需要和京兆钢厂说一声。

事实上,根本就不用张建国开口。

工电、庆东两个厂,就有办法让钢厂按要求生产所需要的原料。

真的就是这么快。

当天下午。

临时的车间主任都任命好了,然后是各班组长。

分四班倒,生产线上安排的满,再加一点盈余,四个生产线上的班组一共一百人。然后前置原料配人,后边包装装箱什么的也要人。

一眨眼,这一处临时的厂房,原本就是实验机器的地方,拥有了二百人,变成了一个三班倒,多一班是为了替换休假,开始二十四小时不停机的自行车小厂。

张建国这边的技术员,也就顺便测试一下这套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的情况。

钢厂的原料之外,油漆、电镀,有工电和庆东两个大厂在背后,原料根本就不是问题。

到傍晚的时候,竟然连财务室都组建起来了。

一核算。

这么多人,要把工资、包装箱、运输费、毕竟是自行车,还要制作一个牌子,没车铃不行,这一切都算上。

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