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三节 新的对手

三工部收到,喵了两眼,感觉挺有趣,然后直接关掉。

因为,和他们没半点关系。

但,巴郎音就不同了,这就是冲着自己的肋骨来的,现在是大年初一下午五点半,距离食堂……,去他喵的,今天食堂没饭。

巴郎音一边看着邮件,一边感觉全身不舒服。

这时,有客到。

农部的蔡海燕来了,不是她一个人来的,还叫了一大堆帮手。

进屋第一句话就是:“巴郎音,你若是感觉我呢没资格和你聊,我就去叫我们头来。”

“坐吧。各位也请坐。”

其余人,稻叶、麦振国、刘爱民……

这些都是科学家,不仅由九厂给的研究经费,还有夏科的津贴。

蔡海燕坐下:“我看到了,我们头在出差,我等不急了。一百亿,巴郎音,这可是一百亿必须一分钱不差的给我们。”

没错,这就是白昊报告书的真相。

九厂今年上交的钱中,有一百亿专项上交,用于农业科学研究、种子研究、化肥、农业用的一切辅助用品研究,以及发放。

核心词,一百亿!

此时的一百亿是什么概念,去年全夏国农业方面的税,所有的杂项全部加起来,七十三亿。

巴郎音开口了:“这只是半年的。”

“半,半年!”蔡海燕大吃一惊:“你说,半年。”

“对,这一百亿只是半年的,我这里有报告书的附件,只有我这里有。”巴郎音摸着肋骨:“我就知道,你们会来割我的肉,这年是过不好了。”

蔡海燕站在巴郎音的电脑前,想翻一翻内容,手按在键盘上却停下了:“你的电脑我不能乱动,你打开给我看。”

巴郎音把邮件打开,他收到的这份报告书后面,还有一份单独的。

上面说的其实也不怎么详细,只有大概的意思。

巴郎音说:“这是他用工业出口补咱们的粮食生产,他要去渗透漂亮南大洲、阿非利加大洲,以及东方大洲东南部的农业,所以需要一个足够结实的后盾。咱们不说外行话,九厂就算出二亿,这一反一正,我这边至少还要再补出去小一百亿的。”

蔡海燕认真的读着每一个字。

在巴郎音眼中,核心字眼:一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