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这点钱能够什么用?分到一家一户又能有几毛几块钱?

更大的问题在于越光荣越多交,最终导致的是农民留给自己的粮食不够吃。

在长缨看来,没必要因为用了好粮种就多交粮食,增产的粮食留下来,回头弄个磨面机,给村里人弄点精细面,那些豆子玉米留给村里的牲畜,让它们能吃点好的,多长膘多下蛋,这才是更合适的出路。

徐长富倒不是蠢人,明白了这里面的弯弯绕,但还有些担心,“可是我怕牛书记回头知道……”

万一被书记知道他们瞒产,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对他来说,大不了这个村长不干了。

可长缨是外地来的知青,这要是传出去的话……

长缨笑了起来,“叔你可真傻,你以为牛书记不知道吗?那个崔庄的支书提议要多缴公粮时,牛书记为啥要把话题转移到咱们这里来?他也不想。”

显然作为公社的一把手,这两年来牛书记看到公社的发展,对于如何发展公社的经济有他的看法。

多交粮是光荣,可填饱肚子让公社里的乡亲们吃好喝好,那更是头等大事。

只不过他不好直接表态,所以把话题抛给了他们。

虽然事先没跟牛书记通气,不过在这件事上两人看法高度一致——

不能再提升公粮缴纳额度了。

这个征收额度一提上去很难降下来,最终苦了的还是洪山公社百姓甚至整个沂县的百姓。

徐长富还是不安,“那要不咱们再回去跟牛书记确定下?”

没有得到准话,心里头可不怎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