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是最稳定的架构。
只要三方势力还在,那么即便是相对弱小的一方,也有保全自己的机会。而这个时候,排名第二的一方应该千方百计的挽救最弱小的一方,才能够维持自己的安稳。只有最强者,才会乐意去打破这个平稳。
可惜在原本的历史上,孙权一顿骚操作(偷袭荆州)以及由此引发的刘备的一顿骚操作(夷陵之战)使得两国被灭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虽然现在的曹操不知道什么荆襄之战、夷陵之战,但是他非常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期盼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类似的情景。
现在孙权破坏了李奇的家庭,还来偷袭荆州,李奇是可忍孰不可忍,挥师东进貌似并没有什么悬念,曹操焉能不乐见其成?
李奇与孙权之间,不管谁胜谁负,负的那一方必然危如累卵,胜的那一方也会付出相当的代价,这个时候就是最强大的曹操坐收渔人之利的机会了。
不过对于李奇与孙权之战,曹操是有一定主观预判的,他认为李奇获胜的机率更大一些,到时候跟李奇一起瓜分江东的可能性也更大。
所以,曹操现在需要做两件事情:第一是回师南阳郡,将正在宛城与曹仁鏖战的李严部揍回去;第二是屯兵合淝,一旦孙权败绩,便挥师南下,势若破竹的瓜分江东这块蛋糕。到那个时候,就是看谁的嘴快,谁就能分到更多的利益。
此时此刻的孙权披挂临阵,与于禁对圆。
孙权内心的潜台词就是:老子干不过李奇,干不过曹操,也干不过张辽,还干不过你于禁吗?
于禁想的则是,老子在泰山讨伐黄巾军的时候,你孙仲谋还在玩泥巴呢。张辽的手下败将,何足言勇?
这种想法,并不能说于禁飘。
曹操曾经评价于禁“武力既弘,计略周备”,“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陈寿也认为于禁“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