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历了这场小小的闹剧之后,瀛洲渡一炮而红。这场闹剧非但没有阻碍瀛洲渡的发展,反而帮瀛洲渡省下了不少做宣传的预算,这让羽轻舟哭笑不得。
至此之后,瀛洲渡的营业收入蒸蒸日上,各项工作也进入轨道。
这一日,羽轻舟看了看日程表,这段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已经是宣庆大学的招生月了。
考研的事要开始啦!
申请研究生这件事,她几乎是被沈少泽拖着做的。沈少泽最近也在准备各种材料,大概也要去报考宣庆大学。虽然不知他一个方外的仙君为啥要去读研,不过,有人陪自己一起准备,感觉还挺好的。
在沈少泽的督促下,羽轻舟把宣庆大学的官网认真研究了一遍。
这一点宣庆做得特别好,以往申研成功的学生案例,都会在官网存档并公开,方便报考者了解宣庆的取向和录取标准,同时接受社会监督,以示公平公正。但是,案例看得越多,羽轻舟越觉得心里没谱。
她归纳了一下,在她的相关领域,宣庆意向的学生无非三种,一种是作品集特别抓人眼球的,第一印象就是创意斐然、才华横溢的天才生。另一种是学术能力特别强的,申请人提出的研究课题刚好能填补某个空白领域,有推动科研进展的可能。
这两点她都不占优势。
羽轻舟的大学学风板正而严肃,哪怕是艺术向的专业都很保守,有时学生提出天马行空的创意不仅不被尊重,还会被老师用从业经验批评一顿。所以,为了活到毕业,羽轻舟的作品风格十分同质化,就和老师的一样是业内的流水化作业,毫无亮点。学术能力就更别提了,她读的那家公立大学本身就是学术抄袭重灾区,根本没有培养学术能力的土壤。
其实,朗世清那天的一番话特别有道理,字字句句都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