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页

“好管,他们一认粮,有粮就听话。有几个刺头也好收拾,我家小儿子从军中给派了回来,还给了一把好刀,就凭他手上一把刀,那几个刺头反倒成了最听话的。”

“恩,就这办,听话的给吃,不听话的打到听话。若是遇到打不动的,有人替你们去打,管教个个都要听话。眼下还没有开始作工,也别太和气了。这作工不下劲的轻则减粮,重则受罚,这规矩要定严了。”

听着崔一叶的交待,老村长不断的点头。

柳木只问了一句话:“粮仓建好了吗?还有,差别供粮可有人不服气。”

“没,这些倭人那里见过白花花的精米,他们之前吃的还不如猪食。小老儿见了配发的粮食,莫说那些阵年旧粮,还有饴糖残粮,怕就是酒糟都比他们之前吃的好。小老儿与几位村老商量过,多干多吃,少干少吃。”

柳木点点头不再问话。

因为接下来,具体管理这里的是崔一叶,柳府尹这些人。

崔一叶知道柳木的想法,所以这些事情还是要他来讲:“来之前,所有的规矩老丈应该都知道,可之前在长安咱们是关起门来想事,到了这里之后肯定会有些变化。”

“官人说的是。”

“老丈识字吗?”崔一叶再问。

老村长摇了摇头:“我不认识字,但二娃子的媳妇去年开始常陪着孙子去听先生教书,倒是能写千八百个字。孙子眼下会背三字经。”

“有识字的就好,有什么想法或是写出来,每十天会有人到各村去收。不会写也没事,到时候说就行,让来收信的人写出来。还有就是,每个月各村都要派人去听一听新规矩,新变化。”

“是,是,官人说的老朽都记下了。”老村长连声应下。

崔一叶想了想又补充道:“还有,对倭民之中老弱病,怀孕的妇人手宽些。”

第609章 唐朝女子的生活费

崔一叶的话老村长听懂了,当下表示:“老朽懂得,这里咱们人手,让他们也是感念咱们的好,之后也好管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