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页

崔一叶选择的工坊位置距离码头仅仅五里远,这里一片足有一千亩大小的工坊区,以及两千亩占地面积,正在建的住宿区。

住宿区的规划是柳木亲自设计的。

这里和码头一样,也是挑灯夜战。

姜恪骑着马转了一圈之后,来到崔一叶近前下马,然后等给崔一叶汇报的吏员离开后走到崔一叶面前说道:“似乎比计划之中的屋子多了许多。”

“没办法。”崔一叶回答之后,伸手叫身边的侍从拿过一幅图来。

指着图崔一叶说道:“你看,咱们这排屋一排就是二十四间屋,宽一丈三尺、深两丈六。一间大屋,然后是过道加一小屋,然后是前面厨房,门前再搭起四尺的棚子。背对背靠着建,两排背后距离四尺,正面距离三丈。十二排为一区。”

姜恪认真的看着图,这一算:“这一区连同两端的茅厕、垃圾池,就是占地六十亩。六十亩才能住下二百八十八户,每户按两个大人,一或者两个孩童计算,一区只能住八百多人。”

“是,但这样规划却是长久之计。眼下不仅是纱坊需要人,周边许多空地也被规划了出来,正准备新建织坊。好几位富商联名希望出资买这些屋,还有就是这其中也有些两间连在一起的,给管工的大屋。”

崔一叶说完将图纸交给了手下人,并且吩咐道:“你们盯着,今晚上三更之前,那些土方必须挖完,那沼气池虽然本官也不怎么懂,但柳驸马吩咐过,那么就一定要照这个办,柳驸马设计的从来没出过差错。”

“是!”

崔一叶伸手一拉姜恪:“跟我走,正好你在过来。有件事情你帮我合计一下,这事光是我华亭没办法。”

崔一叶带着姜恪往纱坊去了。

纱坊因为铁驴不停机,一旦运转起来也没必要停,保持一定的速度对机器的寿命更好。所以这里是三班倒,每一班四个时辰的工作时间,一天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的在生产着麻纱。

姜恪心中佩服,崔一叶不愧是名门公子,从决定运两架铁驴到华亭开始到现在,也不过是两个多月时间。这纱坊已经是规划的井井有条,而且看起来产量惊人,每时每刻都有成纱在装车。

崔一叶到,纱坊的夜班总管事赶紧迎了出来。

在崔一叶的要求之下,夜班总管事将厚厚的账册堆在姜恪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