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页

韦氏有人问及:“这如何采买。”

杜家一位族长起身,向众人一拱手,原来才开口说道:

“长安周边没有,那么大唐这么大总会有,纵然大唐之内没有,中南半岛那里数以亿万亩稻米良田,难道不能买?老夫也是刚刚知道,天下之大,大到鲲鹏尚不能一日到达,良田无数,果树无数,香草无数。”

杜家替柳家说话,在场的人没什么好意外的,能坐在这一屋议事的都不算是外人。

这是杜家在讲公道话,不是在替谁讲话。

第940章 小农、大农

柳氏刚才开口的族老继续说道:

“还有,三娘信中提及,有一块叫摩加迪沙的地方,似乎远到了天边。我家三原房大郎十万亩良田,三十五户唐民,十五户扶桑族唐民,然后却有两千奴隶。小小扶桑人也坐在了主人位上,各位以为我们三族的佃户呢?”

另外的两族族老都微微点头。

在他们心目中,大贵族、小贵族,有田之民,无田之民。这就是等级差。

区区小倭子那怕是贵族,也没有资格与大唐无田之民相比,更何况大族的佃户之中,识字率超过三成,这些人有资格成为大贵族家中的分支。

“高明。”

有人想明白了这一层道理。

三原房大郎,自然指的就是柳木。

“有人怕是会不高兴。”韦氏的一位族老笑着说道:“平日里对佃户好的在此时有些眼光的都应该明白,族中多一人就是强一分势,少一人就是弱一分势。有些族中齐心协力,有些则反之。”

“是,沣东那几家听闻佃户借机离开,宁可借债也要还上年租,田里的收成都宁可不要,想必是厌恶的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