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页

杜如晦问道:“这个是否有要所区别,不同的人乘坐不同的车厢?”

李靖回答:“这是礼部的事情,我只管修好的轻火车路线,这路线眼下对城中百姓有用,战时对调动兵力有用。不过,依大唐眼下的防备力,想突破八水打到长安城下,比登天还难,但长久计,这轻火车可以修。”

杜如晦点了点头:“大唐富足,这点小钱还是能花的。”

在路面上修四条轻轨火车,总里程也不过一百里,这点小钱尚书省不在乎。

但真正的火车,重轨的要开山劈路遇水建桥,这要花的钱币数量太大。

按大唐皇帝李世民想要的,三十年修足十万里,这个数据吓的尚书省与六部主要官员齐齐一哆嗦。

所有官员认为,三十年修足三万里,最多五万里,已经让大唐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万里这个数据,太吓人。

当然,皇帝有这个想法可以理解,内阁与尚书省会支持,但不会照这个恐怖的数字去动员全国的力量拼命的修铁路。

未来三年尚书省的对铁路的计划仅仅只有一千八百里,最多也不可能超过三千里。

别说尚书省、内阁、六部。

就是柳木听到三十年修十万里铁路都吓的一哆嗦,柳木可是知道,新中国初铁路也就是四万里多一点,到柳木穿越前,铁路也就是二十多万里。

靠大唐眼下的工业能力,钢铁产量,三十年修十万里铁路和作梦一样。

虽然是作梦,伟大的大唐皇帝李世民却真正已经开始动作,仅仅就是几天后,大唐长安的街道就开始分段式的封路,将原本的石板挖起来,然后重新打下更结实的地基,运来大量的碎石。

从华原到泾阳的那条最低级别的小铁路发挥了最后一次的作用。

一台巨兽被分成了零件运到了长安城北的泾河南岸,然后就在岸边建成了一座石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