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会儿,孙梅端着两大盘香喷喷的腊肉与香肠到了堂厅让孙子快吃,方宝早就饿了,立刻拿着碗筷吃了起来,北方的饭馆里虽然也有腊肉香肠,不过哪里有家里的正宗香浓,这些家常的食物,实在是比外面的山珍海味好吃多了,方宝放开肚子,把两大盘腊肉香肠吃了大半,另外还吃了一大碗白米饭,孙梅担心孙子哽着,赶紧又去煮了一碗青菜汤出来让他喝。
瞧着婆婆与父母气色都好,方宝也放了心,正准备和他们聊一聊家常就到皇妃村小学去找崔牡丹,便听到院外有人在大声道:“是宝娃子回来了,怎么不早点儿给我说啊。”
方宝一听这声音就知道是四舅樊洪举,这两年来,他一直在忙着在天王峰的后山经营“宝盛中药材种殖基地”,不过方宝自从上次离开之后,留了五百万的资金给他,也就没有管这事了,其间樊洪举打了几次电话给他,告诉他药材已经种上,而且选择的都是值钱的易于运输的种类,不过要根据皇妃村后山的气候与地理环境找出最佳的种植方案还需要摸索,可能在近几年不会有什么经济收入。方宝开这个中药材种植基地只是想造福村民,也从来没有想过要赚什么钱,因此每一次都宽慰四舅,让他安心去摸索,不要着急,要是还需要资金,随时打电话给自己,马上给他汇去。
放下碗迎了出去,果然见到穿着一件黑灰色夹克,脚上套着沾满了泥巴筒靴的樊洪举匆匆走了进来,便笑道:“四舅,我刚回来没多久,还没有来得及通知你。”
说到这里,他就把樊洪举往堂屋里让,让他坐在竹沙发上,然后打开了皮箱,取出了给他的礼物,却是一支两指粗的长白山野生人参,是他花了两万多买下的,樊洪举是在他们家贫穷时村子里唯一最关心帮助他们的人,而且父亲的病他也没有少操心,方宝是一个感恩的人,对他当然也舍得花钱。
樊洪举学的是中医,熟悉药材,当然是识货的人,瞧着方宝送给自己的这支野生人参,连连赞他有心,跟着又笑道:“宝娃子,你回来得正好,有好消息告诉你。”
方宝看着他的高兴样儿,已经猜到了几分,道:“是不是种什么药材摸索出来了?”
樊洪举呵呵地笑道:“你跟我到基地去一趟就知道了,基地建成后,你这个董事长还没有去过哩。”
樊春丽方泽远孙梅自然早知道了基地的情况,都纷纷出声让方宝去一趟。
方宝到了皇妃村,一颗心已经禁不住飞到崔牡丹那里去了,便答应着说去见了崔牡丹然后与她一起到基地去。
樊洪举是村子里最先看好方宝与崔牡丹这一对的,而且两人能够在一起,他可以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然希望两人能够早日结成正果,便让他快去,在天黑前,一定要去基地,自己在那里等他,还有重要事情和他商量。
等到樊洪举一走,方宝已经按捺不住了,给父母婆婆说了一声,就拿着给崔牡丹的礼物走出了院子,大步向着村南八百米处的皇妃村小学而去。
……
没过多久,到了皇妃村小学,过去的一排旧土房此刻已经变成了一幢三层高有十几间房的教学楼,教室在底楼,二楼是办公室活动室及图书馆,三楼则是宿舍,对于只有三位教师,三四十个学生的情况来说已经是绰绰有余了,相信在整个羊街乡的村小学里,也很难找到这样的环境,这些小家伙们如果不好好读书,实在对不起崔牡丹,也对不起自己。
刚走到底楼的走廊,就听到了孩子朗朗的读书声,然后传来了一个女子清脆悦耳的教习声,正是崔牡丹,方宝看了看表,三点刚过,也不知崔牡丹下午要补几节课,他还答应了四舅要在天黑前去种植基地一趟哩。
靠近了传出声音的教室,透过窗户望去,便见到宽敞的教室里坐着十余名大约在十来岁左右的学生,手里正拿着课本大声而认真的朗读着,而在讲台上,站着一个年轻的女子,黑黑的秀发向上盘着一个髻子,用一枚仿百合花发夹很简单的别着,穿的是一件白衬衣,套着黑裙子,脚下一双白色的平底凉鞋,打扮得非常的普通,然而,当看到这个女子,方宝却情不自禁的屏住了呼吸,因为他已经感觉到,分别两年,崔牡丹也有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