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次以前,我还真的不怎么喜欢吃咸菜一类腌制的东西,不过,杨明推荐的腌萝卜干,我尝了后,觉得味道还真的挺不错的,咬在嘴里又甜又脆,还倍儿滑溜儿,爽口,还特别有嚼头。
我进到台球厅后,就找老板要了几瓶矿泉水,和魏坤俩人坐在沙发上吃起烧饼就腌萝卜了。
杨明和毛毛俩人就找了个好点儿的台球案子打台球,在我们当时去玩的台球厅,几乎每个里面都会有一、两个好的台案子,你要是常在这里面混的话,指定那案子你就能占上了,但如果你不常在这儿混,还想玩儿个好点儿的台案子,那也没关系,就等早晨或者中午人少的时候来,也能挨上。
所谓的台案子好,其实就是台泥(桌布)好,打直球不跑偏。至于球杆,就没那么讲究了,都在球杆架子上插着了,自己挑去,就看你的眼力了。
不过,那也是以前了,现在,我们再打台球,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挨上个好点儿的案子就沾沾自喜,美得跟什么似的了。因为,到后来每个台案子就基本都差不多了,而且,即便是有台好案子的话,那也是收费高的了。所以,也不用争抢了。
就像我记得后来我在舞厅上班的时候,那时候,因为很流行,所以客人络绎不绝,就得熬夜,而且一熬就得熬到夜里一两点,这么一来,大家就都有吃夜宵的习惯了。
那时候也不讲究吃什么,一般就是泡碗面,我记得当时康师傅刚出了鲜虾鱼板面,而且还是限量的,是在每个红烧牛肉面的大箱子里放上个大概有两碗吧,反正当时我是对那个味儿不太感冒,我们那里有个主管常常就会为了能吃上个限量版的鱼板面而感到非常自己有地位,与众不同。
其实供需也都是相对的,所谓的限量,不过是在经济贫乏,或者是某一特定时期而衍生出来的事物,往往事后想想,即使是抢到了,也真的没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前两年的爱疯5……
毛毛和杨明俩人是呛了别人的台案子,不过,用的方法却是他们俩和对方正在打球的俩人赌球。
说好了一杆一块钱,输得连带结账的。我感觉杨明和毛毛这俩人怎么就这么会算计呢,如果赢得话就更是一举两得了,既不用交台费,还可以赢钱,补一下我们刚刚凑完钱的小亏空。
不过,对方的那俩人也不是泛泛之辈了,他俩也是附近学校的学生,我们在这里也见到过他们几次,不过,不知道是哪个学校的,但是,这俩人的球真心是打的挺不错的。
毛毛的球技也是相当的到位,杨明就负责给毛毛运球,毛毛基本上每打必进洞,难怪这小子在我们面前吹自己是什么精英戴维斯了。
我正吃着烧饼的功夫,就看小九儿跟几个人从外面进来了,他进来时,明显是看见我了,不过只是瞥了我一眼,没搭理我,直接就走到杨明他们打球的那个案台边上了。
我知道,他肯定是还为上次我和四辈儿俩人走了的事儿,还在怨我了。
又过了不大会儿的功夫,我看到兆国和一个小子也从外面进来了,不过,兆国的“眼神儿”却要比小九儿要好多了。
他一进来就发现坐在靠墙沙发上的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