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页

小董从容的回答,镇定自若的神态,倒令杨雪有些意外,陈凌风调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后,同时兼任警察部部长、党组书记职务,成为中央领导中最年轻的干部,权力更是炙手可热,官威同样与日俱增。

即使杨雪有陈雅的关系,又与陈家关系非比寻常,亦能感觉到陈凌风官威日盛,杨雪在陈凌风面前,更是小心应对。小董能做到这一步,倒是令杨雪不敢小觑。

小董离去之时,陈凌风送到楼梯口,虽然并未出门,但一个外辈,能得陈凌风如此对待,也足够其自傲了!

陈凌风转瞬即回,看杨雪还站着,指着沙发笑道:“坐吧!什么时候来京华的?”

“昨晚到的!”

作为陈凌风的嫡系,杨雪每到京华,陈凌风处是必然要到的地方之一,而且是第一个要到的地方,这一点,杨雪相信陈凌风能感觉到。

“科技园的情况怎么样?”

两杯清茶,杨雪与陈凌风对面而座,陈凌风关心的问起了春阳的情况,杨雪据实相告,有房地产行业的支撑,春阳的情况算不上差,但也绝不能算得上好,至少在杨雪的心中,春阳的情况并不算好。

三大改革,人事改革无疾而终,经济与环境改革倒是卓有成效,但效果并未达到杨雪的预期,至于科技园,正像陈凌风所说,短期内不可能有结果。

陈凌风身在京华,对南风倒没少关注,尤其是春阳,陈凌风更是一直盯着,对杨雪如实的回答,陈凌风笑道:“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忍得阵痛,方能获得最后的成功,你能坚持到今天,还算是及格。不过,就春阳目前的情况而言,上面的路线、方针是好的,但到了下面便半途而废,下面的官员阳奉阴违,言出无法令行,这才是春阳的症结。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你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杨雪豁然开朗,难怪,在春阳他总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春阳市委市政府的两套班子,表面倒是被他控制,但真实的情况呢?

王开复在亚南永盛事件后,一直对他心有忌惮,处事畏手畏尾,刘高天、赵磊两人自不必言,各自为营,而刚刚调到春阳的张兴林,同样不愿寂寂沉默,班子成员如此,下面的情况又能好到哪儿?

各县区乃至各乡镇,杨雪的精力无法面面俱到,而杨雪的人事改革,又将廉政高效放在第一位,利益纠葛之下,下面的官员肯定有抵触的心理,言出又如何令行?

心念至此,杨雪额际的汗水冒了出来,四年的正厅,两年多的春阳生涯,他连这最起码的东西都没有领悟,又何谈合格?

陈凌风说完,一直盯着杨雪,陈凌风身居高位,居高望远,自然明白杨雪的症结所在,如果不是陈雅的关系,他是不会如此循循善诱的,但能领悟多少,那只能看杨雪的造化。

“我会再给你半年的时间,不管春阳的情况能否理顺,你都会有新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