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龙听着老同学话风一转多了几分抱怨,立马明白过来,“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作怪现象,恐怕是浦和区一些地方小老板担心厂子建成抢了他们的生意,断了活路,背地里做了些不地道的事。”

他瞧着坐在面前有些丧气的老同学,赶紧打包票:“老同学,你在任何地方投资办厂都有可能遇到阻力,不过,从浦和区经济发展的大格局来说,提高农副产品加工的档次和规模已经势在必行,这样吧,我稍后安排你跟浦和区现任领导班子见面,有问题立马解决,保证你投资建厂后顾无忧。”

“好啊!如果有政府为我们投资人撑腰,那生意做起来可就有保障了。”老同学听了这话喜笑颜开,“我可真得好好谢谢你这位老同学副市长了,没有你的关心支持,我的厂子肯定做不起来。”

“最功德无量的还是你这个大老板,你想想看一个好企业要解决多少当地老百姓的就业难题?带动多少老百姓提高收入?企业办好了,让老百姓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不用终年饱尝在外打工风餐露宿之苦,你这是也是为民谋福利呢。”

陈大龙一席话说的老同学脸红,他有些不好意思嘴唇啜哆说:“别说把我那么高尚,我就是一商人,获利是我唯一追求的目的,要拯救老百姓、解放全人类,那是你们党干部的事!”

陈大龙见老同学跟自己袒露心迹,坦言道:“商人赚钱和为老百姓某福利并不矛盾啊,比如我们做官,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但是,为人民服务我们也要领工资、要吃饭,而且随着级别越高,待遇还越好。按你理解,我们就应该人人学焦裕禄?个个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为了老百姓的幸福和改善自己和自己家庭生活是两回事,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切绝对化、对立起来,那我们都不要活了?”

老同学点头:“话是这么说,可从政从经商总归还是有差别的,老百姓都知道政府官员的口号是‘为人民服务’,可要是提到咱们做生意的往往就两字‘奸商’。”

陈大龙笑了!

“你们商家做生意赚钱,只要是遵纪守法,按章纳税,赚钱的同时也在为国家造福,为老百姓谋利。以你为例,如果把三个乡镇的农副产品开发出来了,推向了全国市场,一是自己赚了钱;二是活跃了经济,为国家创造了税收;三是满足了城里居民的物质需求;四是为老百姓致富作出了贡献。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老同学点点头:“道理是这样,我的意思是低调一点,不要动辄上升到什么什么高度,你们搞政治的人就喜欢这一套,一点屁大的事,也要联系全国全世界、甚至到全人类……”

“哈哈哈……老同学什么时候也愤青了?我给你说的这些不是夸张,你知道那三个乡镇老百姓人平年均纯收入是多少?”

“多少?”老同学问。

“不到三千!”

老同学长大嘴巴一时有些合不拢,难以置信道:“可是报纸上明明公布说……”

“官方公布的是平均数据,前几天新闻上还说江南省家庭平均收入多少万,重点是‘平均’两个字。”陈大龙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跟老同学过多纠缠,带着些许激动情绪对老同学说:“你想想看,一年人平不到三千收入的地区,那是个什么概念?改革开放以来,这三个乡镇因为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一直都是以农业为主,自然条件恶劣、土地瘠薄,发展什么都是低效率。前些年搞种植结构调整,政策多变,李书记发展苹果、贾书记就搞蚕桑、王书记来了搞核桃……结果一样没搞成,国家投入了不少,老百姓累了不少,就是没见成果,好不容易他们自己发展了香菇木耳,你想想,搞好了是不是百姓的第一恩人,政府的第一大功臣?”

陈大龙的激动情绪显然感染了老同学,他下定决心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有你老同学这番话,我也得把企业办好才能不辜负陈副市长对我的期望如此之高。”